您的位置:首页 > 观点 >

三天600个陌生电话,骚扰电话你有完没完

2015-09-23 01:00:23 来源:重庆晚报

你正遭受陌生电话的骚扰吗?

周末睡得正香,陌生电话来了:你好,有买房需求吗?

正在开车,电话又来了:你家新房装修好了吗?

正在开会,电话响起:我司提供无息贷款……

昨日,忍无可忍的读者陈先生打进重庆晚报24小时新闻热线诉苦,称最近办完ETC卡后,推销电话接踵而至,“不分黑白、不分场合,真心躲不起!”

读者刘先生的状况更囧,大半年来每天被4个以上推销电话问候。

“是谁泄露我的信息?难道只能默默忍受吗?”他们同时问道。

骚扰电话4种类别

躲藏型:未知区域私人号码

刘先生称,骚扰电话中最防不胜防的,莫属“私人号码”,无法分辨所在区域,常在上午和凌晨打来,以推销假发票为主,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都有。

因工作原因,刘先生的手机需要24小时开机。“有时候半夜响起,全家人都被吵醒了。”刘先生说,这种电话两三天就会问候他一次,手机屏蔽不了,回拨号码无法接通。

顽固型:61字头固定电话

刘先生说,61字头固定电话打来的频率最高,通常以推销无息贷款买房、购车为主,采用语音录音、自动播放的方式。

记者调查,目前61字头的电话号码,由铁通公司发放。有的拨打市话每分钟一毛钱,有的包月更便宜。铁通固话资费较低,能吸引大量集团客户,家庭使用需要身份证办理,企业开通需营业执照。

直白型:推销人员手机号码

读者戴女士在渝北区宜家附近买了房,下月接房装修,最近每隔两天就有装修公司轮番打来电话,并且总是上班时间骚扰。刘先生3年前帮家人留电话登记买房,各类装修公司骚扰他到今年。

“推销人员态度好,也不好批评,卖房、卖车、卖理财产品、卖保险、办移民的都来问了……”刘先生最哭笑不得的是,有一次把客户电话误以为是骚扰电话,差点产生误会。

疯狂型:淘宝卖家遭遇呼死你

家住江北黄泥塝的刘亮开了个淘宝店卖麻辣卤菜,前几天有个姓蒋的买家来买了几包卤菜后,以味道不好为由给了差评,并要求退款,同时提出,如果刘亮赔偿200元,就可以把差评撤了。

刘亮觉得自己的产品质量没问题,就拒绝了这个要求。从上周末开始,他的手机不停收到外地手机来电,从早响到晚,有的响一声就断了,有的接了却没人说话,打过去也无法接通,“几天下来至少都有600个电话”。

重庆晚报记者在他的手机上看到,这些电话每分钟都有,有时1分钟就有四五个。

不久,刘亮的手机又接到大量各种网站的注册验证码短信。联想到买家之前来过电话表示要报复,刘亮推断骚扰电话和短信可能是这个买家使用呼死你软件发送的。

重庆晚报记者根据刘亮提供的电话号码,打算联系买家蒋先生求证,但截至发稿前,电话一直处于停机状态,记者随后将情况向淘宝反映。淘宝客服在收到买家和卖家相关信息后表示,将尽快进行调查。

谁泄露机主隐私?

业内人士:不排除内部人员主动推销

重庆晚报记者向从事地产销售、装修设计的人员询问哪来的号码,得到的回答总结为——你懂的,用钱买,买成多少钱,在哪里买,谁在买,就不确定了。

一名在江北区观音桥附近从事地产销售的人员透露,该公司专设电话营销部,每天以接打电话为主,按电话接单提成,“估计电话是从开发商那边买的。”

具有7年装修设计经验的孙先生认为,不排除开发商和地产公司内部人员主动推销。地产、装修、汽车等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走出电话营销这一步,也是无奈之举。他推测,在银行、贷款公司、物业、购物商场登记个人信息,遭到转卖或流出的可能性大。

“私人号码”不能阻止?

运营商:超出监管范围

“私人电话”无休止骚扰,机主无法屏蔽,运营商有办法吗?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对于扰民的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可编辑短信“被举报号码*垃圾短信内容”发送至10086999平台,也可通过10086客服进行举报。一旦核实,相关人员会建议下载靠谱手机安全软件,进行拦截,“对于未知的私人号码,我们没权限让其不打电话、不发短信,很多通过网络或海外方式拨出,超出公司监管范围。”

骚扰维权该找谁?

市消委会:重则吊销营业执照

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建议,消费者搜集证据,向工商或消委会投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第五十六条规定,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经营者除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外,由工商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根据情节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市公安局:情节恶劣立案调查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提醒,接到骚扰电话或短信可前往当地公安部门报警备案,情节恶劣的可以立案调查。市民更多时候要注意防范,不要随意用手机号码注册购物网站、随意填写街头问卷、不要轻易安装山寨APP软件,另外包裹单上的个人信息也要妥善处理。

律师:营销电话侵犯个人隐私

重庆晚报新闻律师团成员、重庆华立万韬律师事务所陈艇认为,这类营销电话扰乱他人生活,侵犯公民个人隐私。被侵犯者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会依据法律公正处理。陈艇建议,为避免取证困难,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最关键,可在签订合同时对个人电话号码、手机信息的保密性作特别约定,或向开发商、物业等明确书面声明。

重庆晚报记者 李琅  实习生  杨华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