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点 >

万达收购DCP失败 业内:热钱不宜盲目涌向好莱坞

2017-03-14 14:13:58 来源:北京日报

业内看法

热钱不宜盲目涌向好莱坞

大量国内资本投向海外,看中的是好莱坞更小的风险与更大的收益。电影产业研究专家蒋勇分析,目前投资国产片的成本不一定比进口片少,国内赚钱的票房档期也有限,不少投资方觉得与其为收益风险更高的国产片劳心劳力,还不如随大流跟投一部卖相明显的好莱坞视效大片,市场收益更有保证。

“国内影视资本向好莱坞进军,本身是一件好事。”SMG尚世影业总经理陈思劼认为,国内资本与好莱坞的合作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利用中国市场对好莱坞的吸引力,创作出更符合中国观众价值观和观赏口味的影片。“这一点,从好莱坞大片里中国演员角色逐渐正面化、主角化就能看出。”

但陈思劼也坦言,涌向好莱坞的如潮资本里,也不乏盲目投资的行为。“由于投向海外资本的可验证性相对较弱,也可能会有资本带着其他目的,包装一部所谓的大片,回来赚中国观众的钱。因此做一些管控也是应该的。”

事实上,本月初开始实行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其中也有关于跨境投资的规定:“国家鼓励法人、其他组织通过到境外合作摄制电影等方式进行跨境投资,依法保障其对外贸易、跨境融资和投资等合理用汇需求。”在业内人士看来,跨境投资的前提应该是合法、良性的投资行为。

产业反思

好莱坞并未敞开核心大门

无论是像万达一样大手笔直接收购公司,还是类似上影、华桦对一家电影公司投资,抑或像中影集团参投《速度与激情7》这样的单个项目,目前国内资本向好莱坞投资的方式已经多种多样。但就电影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而言,从宣发层面投资和从制作层面投资,结果却大不同。

“如果只是单纯投钱,对影片制作的话语权很少;投资发行、宣传层面,能从中学到的东西就更少了;只有深度参与到影片制作中去,国内资本才有可能从合作中学到好莱坞的先进创意、技术、管理等经验。”蒋勇直言,目前国内资本投资好莱坞,大多数只是单纯资本注入,或者参与产业链下游的发行、宣传,至于真正核心的影片制作环节,好莱坞仍未向中国资本敞开大门。

就中国文化走出去而言,“买买买”能起到的作用也比较有限。原新影联院线总经理周铁东介绍,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实现了“资本”和“实体”的溢出,但“内容”的溢出依然任重道远。“好莱坞的理念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你可以把我买下,但你不能把我买走。”他举例,像哥伦比亚公司早就被日本索尼买下,但在全球影迷心中,它仍是一家好莱坞电影公司。万达买下了AMC院线,但后者在发行《泰囧》时,依然按照好莱坞的游戏规则行事,没有肆意排片。

那么,国内资本应该怎样与好莱坞合作,既能让资本获利,又能促进本土电影产业的进步,并逐步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在陈思劼看来,华人文化与好莱坞华纳兄弟共同成立的旗舰影业,也许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这家“中美混血”的电影公司在2016年推出了12部新片计划,其中不仅有针对全球市场的大片《巨齿鲨》,也有针对中国市场的《酱园弄杀夫案》等,可视为一个中美合作的范本。(记者 袁云儿)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