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 >

临近上半年业绩收官战 部分绩优基金规模滞涨

2019-06-17 10:08:53 来源:中国基金报

临近上半年业绩收官战,今年不少主动偏股基金涨势喜人,然而,在基金业绩亮眼的同时,部分绩优基金规模滞涨,甚至净值越涨赎回越多,良好的投资业绩并没有带来规模随之攀升,让不少公募人士颇感无奈。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一季度的春季行情让不少投资者回本,一般在投资回本阶段会引发投资者的赎回操作,要想业绩和规模成正比,还需要基金的良好业绩持续更长的时间。

部分绩优基金遭遇净赎回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收盘,今年业绩超30%的137只主动偏股基金中(A、C份额合并计算),37只基金一季报规模不足2亿元,占比为27.01%;低于5亿元规模的基金也多达73只,占比高达53.28%。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投资总监告诉记者,虽然他管理的混合型基金今年收益在30%左右,一季度也出现明显的净申购,但4月份股市调整以来,基金赎回明显增多,目前基金规模基本与年初差不多,但考虑到市值增长的因素,他管理的基金今年总份额是在减少的。

北京一家次新公募市场总监也透露,他所在公募旗下有一只上证50策略的基金,受益于过去3年价值投资理念普及和北上资金的买入,这只以消费为主要配置方向的产品业绩表现很好,今年以来的收益率接近50%,然而,除了基金净值增长带来的规模增长外,该基金份额并没有同步增长。

据该市场总监分析,该基金规模没有做大,一是因为公司层面并没有对该产品进行比较大的宣传推广,在零售端客户的了解并不多;二是业绩好的基金通常会在熊市向牛市转换过程中遭遇明显的赎回操作,今年一季度表现优异的基金有不少就遭遇了净赎回,在2014年年底牛市初期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因为资金被套的时间较长,一旦回本后赎回效应比较明显,在牛市初期多数的散户是拿不住基金的,很多资金是到牛市中后期又会买回来,这是散户特征的资金一个明显的特点。”

为了抑制个人投资者非理性操作,他所在的公司今年重点在推送三年定期开放的偏股基金,客户会强制持有三年,大概率仍然可以获得比较不错的回报。

北京一位绩优基金经理也告诉记者,今年确实存在绩优基金赎回严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在今年一季度赚钱后,二季度中美贸易摩擦出现,资金对后市产生悲观情绪,担心一季度获利回吐,部分绩优基金遭遇比较大的赎回,这也是今年普遍的现象。

长期持续的好业绩

吸金效应明显

部分明星基金掌舵、长期业绩较好的基金也实现了规模和业绩的“双丰收”。例如,朱少醒掌舵的富国天惠成长,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260108),今年以来的业绩皆超过30%,一季末基金规模皆在50亿元以上;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更是百亿级体量的大基金,今年以来也斩获了44.9%的收益。

据上述北京绩优基金经理观察,部分业绩好的基金之所以规模大,是因为基金业绩持续较好。机构资金一般是看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需要一年、两年以上业绩具备稳定性,短期业绩爆发式增长则很难得到机构资金的认可。“只有吸引机构等长期、稳定性较强的资金进来,业绩好的基金才会形成规模和业绩的良性互动。而从散户端看,他们刚买入对基金经理还不完全信任,一旦出现市场调整赎回也比较快。”

上述北京次新公募市场总监也表示,他所在的市场部门也做过相关研究,要想打造业绩和规模都比较好的产品,一般需要良好的业绩持续2年以上,才能培育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得到更多长期资金的认可。这些基金多数为大型公募所管理,更容易获得普通投资者的青睐,行业的容量也要足够大,才可能把基金规模做大。从近两年绩优大规模的基金看,这些偏股基金一般属于医药、消费类的主题基金。

另外,渠道也是影响基金规模的重要因素。上述次新公募市场总监认为,从渠道角度看,互联网渠道更加注重短期业绩,对基金进行每日净值排名和宣传,可能给短期业绩较好的基金带来一些引流效应;银行等传统的销售渠道在推荐基金时,会重点考察基金的长期业绩,今年以来短期业绩表现优异的产品一般很难入选“核心推荐池”,而一些多年表现优异的老产品更容易被纳入核心推荐名单,获得渠道资金的净申购,也有利于把基金规模不断做大。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