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 >

违规超额申购利益链隐现 私募基金借道公募打新

2019-07-26 14:07:55 来源:和讯

“未来科创板打新收益估计没那么乐观了。”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李刚(化名)向记者直言。

在23日晚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公告决定将违规超额申购的29家私募基金机构与相关139只私募产品列入限制名单后,李刚迅速调整了科创板打新策略,不再让每个产品与账户顶格申购科创板新股。

“毕竟,证券业协会的处罚起到很强的威慑作用。”他告诉记者。按照规定,上述私募基金与产品违规超配股份将被全部没收,超配股份收益将全部捐给公益机构,这意味着上述私募机构“顶格申购”所创造的打新收益全部付诸东流。

记者多方了解到,近期私募基金界甚至传闻,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新的监管措施以遏制私募基金违规超额申购科创板新股行为,其中包括要求私募基金机构申报资产估值与交易流水资料,以查验私募基金的实际资产管理规模是否与打新申购金额“匹配”。

李刚很快发现,这两天借道公募基金渠道参与科创板线下配售打新的私募基金骤然增多。究其原因,公募基金属于A类投资者能获得较高的线下配售比例与中签率,此举能有效对冲私募基金无法超额申购所造成的新股中签数量与打新收益双双下滑的冲击。

“与此同时,不少私募基金在强监管压力下选择落袋为安,持币观望。”一位国内大型私募基金投资总监向记者指出。

违规超额申购利益链隐现

“事实上,多数参与科创板打新的私募基金都会采取顶格申购策略,打违规超额申购的‘擦边球’。”李刚向记者透露。究其原因,私募基金属于C类投资者,科创板新股线下申购所获得的新股中签数量较多,若不采取顶格申购策略,那么他们所获得的新股中签数量就会更少。

“问题就这样出来了。”他分析说。按照《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相关规定,网下申购投资者不得存在“拟申购金额超过配售对象总资产或资金规模”等十三种行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私募基金通过多产品多账户的顶格申购策略,拟申购金额大大超过配售对象总资产或资金规模。

他告诉记者,他也看到不少奇特现象,比如一家私募基金实际资产管理规模只有2-3亿元(用于科创板打新的产品资金只有5000万元),但通过旗下30-40个产品及其账户顶格申购,拟申购金额高达约百亿规模。

这令私募基金获得大量超配新股。相关数据显示,在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里,除安集科技外,其余24家上市公司均出现私募基金超配现象,累计超配5863.53万股,市值超过4亿元。

“通常情况下,私募基金线下申购所获得新股中签数量所对应的金额,不大会超过私募基金本身资产规模。”上述私募基金投资总监向记者直言。毕竟,目前科创板线下申购成功几率只有万分之三-万分之五,即便上述私募基金拟申购金额高达约百亿,实际获得的新股中签数量所对应的资金只有300-500万元。

不过,这足以令私募基金科创板打新获得巨大的超额收益。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500万元的新股中签投资款在首批科创板公司上市首日(股价大幅上涨期间)获得1000万元收益,对上述5000万元科创板打新产品而言,单日收益率达到20%。

“随着中国证券业协会开出罚单后,这种靠顶格申购获取超额打新收益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他认为。现在他所在的私募基金只能量力而行——尽可能确保将科创板拟申购金额与私募基金实际资产管理规模相匹配,但此举导致科创板打新预期收益迅速缩水。

“我们内部做了一个估算,在不顶格申购的情况下,科创板打新收益将比此前低出逾50%,科创板打新产品年化收益预期从12%一下子跌至7%左右,到时不少出资人可能会不满意。”这位投资总监指出。

借道公募基金

李刚很快发现,随着协会开出罚单警示私募违规超额申购行为,这两天借道公募基金渠道参与科创板线下申购打新的私募基金骤然增多。“这两天公募基金开出的通道费用也比此前高出了逾20%,足以显示私募基金的热情。”他告诉记者。

所谓借道公募基金是指,私募基金通过将科创板打新产品资金投给公募基金,由后者参与科创板股票线下配售,因为公募基金属于A类投资者能获得较高的线下配售比例与中签率。

一位曾借道公募基金渠道参与科创板打新的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借道公募基金渠道看似容易,操作起来却相当复杂。

为了规避单一出资人占公募基金产品出资比例不得超过50%的规定,私募基金需要找其他出资人“共同”投资公募基金产品,比如私募基金出资6000万元用于科创板打新,就要另找2家同样出资6000万元的机构“参与”(其中5000万元需要投资A股作为底仓,且通过股指期货对冲其持仓风险)。

这需要私募基金有效协调平衡各出资人不同的利益诉求,比如按照各方诉求,妥善划分科创板打新利润的分配比例等。

“当前这种借道公募基金渠道方式正遭遇更大挑战。科创板首日大涨令不少拟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市盈率水涨船高,一度达到30-40倍。”他指出。这意味着不少私募基金担心未来科创板打新收益下滑,而不敢过多参与科创板打新。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