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财 >

银行下调理财收益“不容易” “控风险”“降收益”还需过程

2017-07-24 15:48:07 来源:经济导报

在步入下半年周期的3周时间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也连降3周。这期间,与流动性一同发生微妙变化的,还有“要求降低银行理财收益”等监管层窗口指导意见的传出。

不过,从山东地区来看,监管意见的传导效果明显要小于流动性的放松。从7月前3周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来看,下行趋势渐趋放缓。

而针对银监会对于银行表内业务的“严监管”态度,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股份行及城商行相关人士表示,收益下降需要一个过程,不仅是银行存量业务以及时间配置的过渡,市场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非保本持续下滑 保本型补缺

普益标准最新周报显示,上周,300家银行共发行了1724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从收益水平来看,在达到6月底的收益高峰后,这已经是“年中大考”过后,第3周连续下降。

从全国来看,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上周的平均收益率为4.55%,较上期下降0.01个百分点。而该指标在7月前两周的收益分别是4.58%、4.56%,同期的环比下降幅度分别为0.08个百分点、0.02个百分点。

与全国银行理财收益走势大体一致的山东地区,有着更为企稳的独特个性。与7月首周0.075个百分点的下滑幅度相比,山东地区在7月第2周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则出现环比持平,7月第3周(上周)虽再度下调,但幅度甚小,仅微降0.005个百分点。

应该引起投资者注意的是,山东地区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出现连续3周较大幅度的下滑,而保本型理财则承担起了补“缺”,并拉升整体收益的重任。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山东地区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7月前3周的收益分别为4.82%、4.78%、4.77%,环比分别下滑0.05、0.04、0.01个百分点。相对而言,山东地区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同期收益是3.87%、3.91%、3.91%,环比变动幅度在7月首周下降0.1个百分点后,在7月第2周逆市拉升0.04个百分点,而上周则保持环比持平。

事实也是如此。经济导报记者走访驻济部分商业银行发现,非保本型理财较保本型理财下滑趋势明显。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包括青岛银行、齐鲁银行等在内的部分城商行内,7月份发行的保本型银行理财收益水平在3.30%-3.60%之间,这与6月初同类型产品的发售收益并无明显差别。

“下调收益”执行难

很显然,流动性的变化是年中过后理财产品收益下行的最直接因素。

普益标准研究员陈丽君就表示,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季节性上涨的关口过后,银行短期资金压力将明显减轻。

“但究其源头,‘金融严监管’、‘金融去杠杆’等监管趋势的愈加明显,实则体现在今年上半年央行从源头缩减资金量,依靠利率的提升引导市场逐步去杠杆的政策意图。”一位银行资管人士认为,此前银行理财收益的走强,更多受到的是资金市场资金匮乏,负债端成本上升的影响。

然而,上周,“监管层要求银行降低表内理财收益率”的最新窗口指导意见也引发市场热议,监管部门防控风险目的明显。

但实际上,业内人士认为,上述消息并未传导至理财市场收益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存量理财产品的存在,更主要的是“执行难。”

“监管要求是有的,但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成本就摆在那,说降谈何容易,执行起来难度并不小。”一位城商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在23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负债端成本压力在短期内想缓解并不易,资产端收益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

“之所以在这种处境下,收益仍难降,无外乎近年来银行业存款的外流以及吸储竞争的加剧。”上述负责人表示,不断被推高的理财价格是“骑虎难下”,在同业、委外业务等压力传导的漩涡里挣扎,却仍坚持向市场要占有率。

对于“下调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指导意见,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发现,包括股份行、城商行等多家银行山东分支业务经理均表示,“暂未收到总行的相关通知”。

不过,长远来看,监管限制银行高收益投资行为,虽将导致理财收益下降,但防控其通过信贷传导至资产端增加企业负担的举措是合理的。据普益标准研报推测,监管的重大调整会迫使金融机构重新审视自身当前的业务模式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