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财 >

景兴健护30亿理财仍募4.4亿被指圈钱 营销人员高达649人

2019-01-24 09:48:28 来源:长江商报

三年,投30亿买理财,投5.73亿做广告。

这就是广东景兴健康护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景兴健护)不差钱的“壮举”。

然而,投入这么多广告费还不够。景兴健护还要通过IPO募资1.38亿元用于做广告。其说法为,公司所处快消行业,需要持续投入营销资源、加强品牌推广,才有可能保持市场地位。

募资做广告,景兴健护募资合理性遭受广泛质疑。

景兴健护是国内领先的个人健康护理用品企业,主打产品有ABC、Free、EC等品牌系列产品。

招股书显示,景兴健护根本不缺钱,除了上述巨资买理财产品外,截至去年6月底,公司账上还有接近7亿元货币资金,其自身无任何债务。此外,2017年,公司还将1.55亿元进行分红及转增股本。

报告期间(2015年至2018年6月30日),不差钱的景兴健护有着不错的经营业绩,不过,其也面临着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同业中,恒安国际等国内外巨头环伺,毛利率下滑的景兴健护市场地位能否稳固还不一定。

此外,公司重营销、轻研发的实质与宣称的重研发相矛盾,其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投入等均不符合高新技术认定条件,却享受着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针对上述问题,长江商报记者向景兴健护发去了采访函,截至本报截稿时,未收到回复。

报告期广告费超净利润1.6亿

景兴健护有着不错的盈利能力,但其持续递增的净利润数据背后,是远高于净利润的广告费。

官网显示,景兴健护成立于1998年5月23日,专注于个人健康护理用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推广。经过20年发展,公司已成为卫生巾和护垫国内细分市场第一梯队企业,其ABC等品牌已为大众熟知的一线品牌。其产品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远销东南亚。

市场地位领先,表面上,景兴健护有着不错的经营业绩。报告期内,其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11亿元、13.40亿元、16.94亿元、9.37亿元,2016年、2017年的增幅为10.67%、26.42%。同期净利润为8154.40万元、1.02亿元、1.40亿元、0.94亿元,2016年、2017年增幅为25.16%、36.96%。对比发现,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营业收入增速,似乎表明其盈利能力在增强。

不过,好看的业绩数据或许是巨额广告费“狂砸”出来的。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公司的三项费用中,销售费用是大头,其每年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在销售费用中,广告费(不含市场促销服务费)又是大头,依次为1.50亿元、1.61亿元、1.71亿元、0.90亿元,逐年增加,分别占当期销售费用的44.72%、43.18%、39.83%、37.34%。报告期内,景兴健护累计投入的广告费用达5.73亿元,比同期公司4.17亿元净利润还多1.56亿元。

对于频频投入巨资做广告的现象,景兴健护称,公司所处快消行业,需要持续投入营销资源,加强品牌推广,方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保持市场地位。

景兴健护的解释,亦从侧面表明,公司经营业绩、品牌美誉度等一定程度上靠巨额广告费堆积而来。

不差钱仍募资4.38亿被指圈钱

景兴健护的此次募资也备受质疑,因为,公司根本不差钱。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景兴健护拟募资4.38亿元,投入到营销网络建设、卫生护理材料及配方研发中心项目(一期)、信息化建设等三个项目,拟分别投入3.35亿元、7888万元、2410万元。

拟使用募资最多的项目营销网络建设,建设内容主要有三块,分别为品牌推广、线下和线上渠道建设,拟分别投资1.02亿元、1.92亿元、0.36亿元。细看这三块建设内容,线下渠道建设主要是二三线城市渠道拓展和下沉,其余两块内容就是广告宣传,合计为1.38亿元。

原本自身就不断投巨资做广告,如今还试图向社会募资加码广告投入,景兴健护的广告意识不可谓不强。而这,也是市场广泛质疑之处。

实际上,募资金额4.38亿元对景兴健护而言,似乎没有必要,因为公司有的是钱。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景兴健护货币资金余额高达6.91亿元,且无长短期债务,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入。这些现象说明,公司现金流十分充足,自身完全有实力投资上述募投项目。

当然,景兴健护的富余资金并未闲置,公司将其用来购买理财产品。从2016年开始,公司认购的理财产品金额分别为8.15亿元、13.15亿元、7.8亿元,两年半合计为29.10亿元,同期获取的投资收益分别为292.84万元、666.18万元、568万元。只是,2017年的投资收益有点低,让人存疑。

两年半投资近3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这也说明景兴健护资金充足,再募资的目的更多是在刻意圈钱。

营销人员7倍于研发人员

声称轻资产、重研发的景兴健护却在研发投入方面打脸。

根据公司披露,报告期,其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220.73万元、3095.65万元、2967.32万元、1535.43万元,逐年下降,分别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2.66%、2.31%、1.75%、1.64%,占比也在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在研发人员数量上,景兴健护投入的力量也很薄弱。截至去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1104人,其中,研发人员9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8.61%。营销人员649人,约为研发人员的7倍。

招股书显示,景兴健护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11月30日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3年。因此,公司享受了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根据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中,包括有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等条件。

从上述信息显示,景兴健护根本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属于违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关于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的占比方面,在招股书中,景兴健护做了技术性处理,以此掩盖公司不达标的真相。

在预披露更新的招股书246页,公司披露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占比时,选择的是母公司营业收入(母公司营业收入明显小于公司营业收入),占比依次3.52%、3.38%、3.16%、3.18%,试图投机取巧避开公司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占比不达标的实际。

招股书410页、411页,在与同业可比上市公司进行比较时,景兴健护选择报告期管理费用与研发费用之和与营业收入的占比进行对比,其占比分别为6.80%、6.12%、6.20%、5.04%,占比也普遍低于同业可比上市公司如恒安国际等平均水平。

昨晚,北京一投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一般而言,IPO企业中,尤其是重研发企业,会在同业比较时,将研发费用率单独列支。像景兴健护这种模糊披露的做法,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试图蒙混过关。长江商报消息□本报记者 沈右荣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