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财 >

年轻人不胡吃海喝就是“低欲望”了?

2019-10-22 11:08: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一种起源于日本的“低欲望社会”的概念,开始在国内网络舆论场盛行。所谓“低欲望”的表现有:年轻人丧失物欲,不再购买汽车等传统意义上的高消费品,甚至厌倦名牌时装,餐饮主打“轻食”。一篇篇渲染“低欲望”的自媒体文,收割了一轮又一轮的流量,向指尖滑动屏幕的年轻人输出焦虑。

中国的年轻人真的“低欲望”了吗?或者说年轻人失去了消费的动力了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年轻人的消费水平仍然处在增长期。有所变化的是,消费从过去特定领域的量的积累,转变为全方位、个性化的质的提高。观察每个人的私人账单,恐怕消费构成和比例都大相径庭,又如何断言人们普遍地走向“低欲望”了?

消费结构的改善,消费领域的几何式扩张,让传统的观察视角越来越受限。年轻人的消费,不再体现在餐饮、服装等“温饱式”的领域,而把目光投向了诸多新兴门类。这意味着,评价这一代年轻人的消费必须引入全新的框架。

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增长10%以上;电影总票房突破600亿元,增长将近10%;中国人在境内外的奢侈品消费额达7700亿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1/3……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中,电影票房超过50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消费规模迅速增长,是消费升级给出的显著信号。

前不久,一份新兴职业的榜单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五花八门的职业门类出现在这份榜单上:试吃员、旅行体验师、密室剧本设计师、网游陪练……光怪陆离的新职业,体现出社会需求的多种多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普通人在一天的生活中,都可能有几十上百个人为他服务,这绝非虚言。

除了消费空间的变化,消费节点也犹如蔓延滋长的毛细血管,把养料输送到年轻人生活的多个维度。又一轮的“双11”网络购物节即将来临,但不像早些年人们为了赶上一波打折促销而守候零点“秒杀”,如今的购物节点越来越多,电商平台也此起彼伏地涌现,网络消费的习惯得到充分培养,消费节点也从一个单一的点扩充为较长的时间段了。

当下,有个流行词叫“夜间经济”。许多城市不约而同地推出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举措,而参与夜间经济的主要消费力量,自然包括向深夜索要个人自由时间的年轻消费者。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类似酒吧、KTV、小剧场等的娱乐消费也往往在夜间完成。

如果把不受时间约束的网络消费算到夜间消费的范畴里,相应的消费比例只会更高。与互联网的传播规律类似,网络时代的消费同样也是碎片化的,把自己心仪的商品放在“购物车”里,密切观察商品价格走势,在合适的节点“清空购物车”,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消费习惯。

而在线下消费的场景中,夜间经济带来更多的便利。比如,人们观察到,尽管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传统的商场购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但一些营业时间更长的小型便利店填补了线下消费的空白。比较24小时便利店与网店,同样的商品,便利店的定价并不占优势,甚至明显高于网店,但不阻碍写字楼的白领前来购买。在这里,人们敏感的不是价格,而是消费能否获得良好的体验。深夜里便利店不灭的灯,给有需求的消费者带来一丝温暖。

到欧洲许多国家旅行,容易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在这些很早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地方,路面上常见汽车多为两厢车,很多还是中国新司机所不习惯的手动挡。这是因为欧洲的消费者购买不起豪车和更宽敞的车吗?并非如此。因为欧洲城市街道狭窄,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以发挥实用功能为主。这其实阐明了一个道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消费的绝对值不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唯一指标,消费水平和结构才是体现社会进步的标准。

中国社会也出现了类似趋势。比如,一些都市青年尽管有车或者买得起车,却依然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共享单车出行,这是因为大城市的拥堵状况,让自驾出行难以体现时间优势。还有统计表明,尽管很多品类的服装零售量有所下降,但运动类服装的消费继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消费者的运动需求上升了,另一方面说明人们对衣着舒适度需求的优先级上升了,尤其在一些新兴互联网公司中,着装自由往往象征着开放的企业文化。

欲望是天性的体现,“低欲望”本身就是违背人类社会的内在发展规律的。当然,现代意义上的欲望不体现在胡吃海喝,不体现在挥霍浪费,而是更多地呈现在精神层面的满足。在消费升级的大变局中,年轻人的消费是最敏感而最直观的体现。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