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黄山黟县景区经营权之变:回收景区经营权闯出旅游新路径

2015-05-25 12:00: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招商引资几近成为县域旅游发展标准模式的今天,安徽出了一个新案例:他们融资成立国有旅游集团,高调回收景区经营权,闯出了一条县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径。

旅游景区经营权之变

黄山脚下西南处,有一个小县城,这里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皖南古村落。这就是黟县,旅游业是这个县的支柱产业。

说到招商引资,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安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景区招商项目就发生在这里。早在1997年,北京中坤投资集团与当地政府达成协议,在黄山注册成立黄山京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拿下了宏村旅游开发经营权,同时也拉开了全县旅游大发展的序幕。

以此为示范,十几年间,不断有外来资金和民间资本加入到全县旅游开发行列。“十一五”期间,全县12个景区中有11个景区为民营企业。然而,后来者都没有宏村那么幸运了,业绩平平、发展缓慢,有的甚至倒闭了。这种状况也把黟县旅游拖入到了一个“亚健康”状态。“十一五”末,黟县开始思考:未来的旅游路该怎么走?

“不是招商引资有问题,关键是招什么商?引什么资?一句话,能不能真正推动黟县旅游业发展?现实中,不乏这样一些商人,他们借助政府急于开发旅游的心理,拿下景区经营权后建个大门就开始卖门票了,不仅没有规模投入,经营管理也根本谈不上。而且各自为政、无序经营、削价竞争,使全县旅游处于一盘散沙状态。试问,这样的招商引资还有什么意义?”黟县副县长陶平谈起旅游感慨良多。

他接着说,与十几年前不同,今天旅游业迎来了新机遇。“是不是没有招商引资我们就不发展了?显然不是,我们不能被动地等着招商引资来发展旅游,我们也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黟县旅游停滞在这么一个没有活力的状态。县委、县政府研究认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黟县旅游到了转型发展的时候了。转型发展不能是空喊口号,而是要主动创新发展模式和机制。所以我们决定自筹资金成立全资国有旅游公司,按照双方自愿、互利互惠的原则,将一些已转让出去或在村民手中的、又发展不起来的景区经营权回收回来,全县一盘棋地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成立国有企业回收景区经营权

2012年11月,黟县徽黄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是一家国有全资公司,其前身是县旅委于2008年2月成立的黟县徽黄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黟县财政较为吃紧,旅游集团公司虽然成立了,但若没钱,仅是一个空壳公司意义就不大了。他们的解决办法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县财政、国投、国土、法制和乡镇等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举全县之力为集团公司增注资本,采取财政借款注入、政府将国有旅游资源无偿划拨、以景区门票收入和取得的土地做质押贷款等方式进行融资,至2013年集团总资产已达到3.76亿元。

黟县县政府对面,有一座三层小楼,黟县旅游集团公司的总部就设在这里,这座楼,是政府无偿划给的。不止这一处,目前县城有8地块、27万平方米的国有资产都已无偿划拨给了旅游集团公司。

徽黄旅游集团公司没让政府失望,发起了一次次漂亮的整合行动。

2013年6月23日,西递村委会门口人头攒动。这些人不是游客,而是全村村民在此举行“大选”。有二个选项:一是继续维持西递现在的经营现状,二是将西递经营管理权委托给黟县旅游集团公司。结果,徽黄旅游集团公司赢得了全村96%的村民选票。

宏村和西递虽同为世界文化遗产,但两个村的经营路线完全不同。前者是公司化运作,后者实际上是一个“村办企业”,由村民自行经营管理。看一组数字:2002年,西递接待游客28.36万人次,门票收入1181.34万元;宏村接待游客25.39人次,门票收入802.84万元。但到了2013年,经营形势已发生大逆转:西递接待游客68.67人次,门票收入3251万元;宏村接待游客163.83人次,门票收入8381万元。宏村后来居上并将差距越拉越大的现实说明,西递已到了转型发展的时候了,不是村干部不努力,而是一个“村办企业”已无力拉起这辆游客越上越多的旅游“大车”。

景区经营权回收工作牵涉面广、性质复杂,这些景区有个人经营的、乡镇经营的、村集体经营的等多种形式。徽黄集团公司按照县委、县政府“依靠群众,惠利于民”的方针,创造了谈判协调式、资产租赁式等多种景区经营权回收方式。上面提到的西递就是让村民自己选择管理经营模式。

徽黄集团公司组建以来,先后投入1791万元收购和开发建设了屏山、卢村、桃花源漂流和木坑竹海4个景区;完成西递旅游服务公司改革,并投入800万元对西递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激活了这些景区的活力。屏山村旅游始于2002年,最初由浙江一投资商开发经营。后又几经易手,经营一直不佳,且村民和管理者的矛盾时有发生。2012年徽黄旅游公司与村委会签订旅游开发协议,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启动营销计划,景区经营业绩快速好转:2014年接待游客8.4万人次,门票收入138.2万元,接待和收入同比2年前均实现了翻番。通过2年多的发展,徽黄集团现拥有7个旅游景区(其中1个5A景区、1个4A景区、1个3A景区、2个正在申报4A的景区)。而且新项目开发仍在继续:总投资5.13亿元的“宏村·印象”项目2013年4月份开工建设;塔川景区的收购已进入后期谈判阶段,停车场建设已先期启动。他们的目标是要形成品牌化、规模化经营的国有控股集团公司。

全县旅游迎来又一春

在通往黟县打鼓岭景区的路边上,依山而建的弋江源乡村客栈十分醒目,静谧的田野和飞檐翘角的小楼散发出一种诱人的大自然气息。厨房里,老板娘一边麻利地剥着春笋,一边笑盈盈地介绍说,打从徽黄公司接手打鼓岭景区后,景区基础设施改善了许多,游人越来越多了。

西递村中央,35岁的雕刻师黄家平经营着一家玩石斋。他告诉笔者,“你问我选举西递管理权时投了谁的票?我当然投了旅游集团公司。现在证明我的投票是对的,2014年我的经营收入要比上年增长了30%。”

西递景区负责人介绍,徽黄旅游集团公司接管西递后,不仅游客和收入增长了,关键是盘活了资产和经营,集团内的几个景区可进行捆绑经营和销售,人才流动也有了空间,对品牌塑造和长远发展都有好处。

徽黄旅游集团对景区经营权的回收,整合了全县旅游资源。目前全县有收费景区15家,其中7家在徽黄旅游集团公司手中,3家在黄山京黟旅游开发公司手中,形成了2家大公司执掌全局、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市场格局。

黄山京黟旗下的宏村管理公司总经理汪国平说,徽黄旅游集团公司对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显然是站在全县旅游整体发展的战略上进行的,推动了全县景区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布局,有利于全县旅游长远发展。现在我们既是竞争对手,更是战略合作伙伴,这样的格局,对我们双方都有利。

黄山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李忠说,黟县部分景点的开发由最初的招商引资、村民自管自营到现在国有企业介入回收整合,其实质都是市场在配置资源,是形势所迫、市场所需。黄山旅游进入“十二五”后,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新形势下,只有对小、散、弱的产品格局进行整合,旅游才能做大做强、提质增效,才能对资源进行更有效的保护。黄山市旅游经营权回收现象不光发生在黟县,歙县的古城、雄村景区也是政府从民营企业手中回购的,还有黄山区等地也有这样的案例。“当然,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我们十分希望和欢迎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来黄山市投资旅游、开发创业,共同把黄山市旅游做大做强。”

黟县旅游迎来了新一轮发展。2014年,全县投入营销资金超千万元。旅游集团公司与全国171家旅行社、45家网络商签定了合作协议;旅游直通车覆盖全国30个以上城市。

2014年,徽黄旅游集团公司旅游收入16298万元,旗下景区接待游客99.1万人,同比增长35.96%;实现门票收入4169万元,同比增长35.8%;全年上缴税金及文保资金3481.2万元,并荣获“安徽省劳动保障诚信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