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古都洛阳再出发 再迎机遇全力打造新引擎

2020-04-21 15:01: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牡丹四月花正开,春回河洛百事兴。

春暖花开,洛阳也到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街头巷尾绽放的牡丹,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牡丹雍容华贵,寓意富贵吉祥,与千年古都洛阳的城市气质融为一体。今年,洛阳以“云赏牡丹、花开满屏”的新方式,邀请亿万网民在屏幕上领略古都新气象、牡丹新风采。

作为河南第二大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着力发挥优势、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奋勇争先。

洛阳市立足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站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中奋勇争先的高度,通过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发力都市圈、提升辐射力、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质量持续提升,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起点上,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快进键、步入快车道。

理念引领,思路一变天地宽

在“十三五”时期,洛阳始终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针”,围绕加快建设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长极,推出了“9+2”工作布局,确立了“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形成了以体系为支撑、以专项为带动、以项目为抓手的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此后,伴随着河南省委省政府赋予洛阳新的发展定位,确定了“发力都市圈、提升辐射力、打造增长极、形成新引擎”的发展思路,持续不断实施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谋划实施近70个重大专项和2500多个重点项目。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洛阳始终咬定目标、奋力前行,全市经济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跨越,2019年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大关,占全省的比重从“十二五”末的9.48%提高至2019年底的10%左右。

加快转型,洛阳制造脊梁挺

这两年,洛阳辖内企业中信重工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板块实现很大增长,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信重工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创新技术、研发产品,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特种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基地。中信重工的转型,是洛阳制造向洛阳“智造”迈进的一个缩影和典型代表。近年来,洛阳市制造业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按照“四个好”要求,以“四双联动”为路径,加快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2019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比上一年提高4.9个百分点。

传统产业正在老树发新枝,洛阳石化60万吨工业三苯项目延长产业链条,中信牡丹牌盾构机、中车(洛阳)机车实现“洛阳地铁洛阳造”;新兴产业培育不断结硕果,银隆新能源汽车和格力智能空调、冰箱、洗衣机填补产业空白,中欧产业园、中德产业园开工建设,实现了与德国等先进制造强国的对接,阿里、腾讯等企业入驻洛阳大数据产业园,“中部云谷”应运而生。

近年来,洛阳实施了企业提质倍增行动,培育了8家超百亿级企业、20家“隐形冠军”、25家“小巨人”企业,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获得国务院表彰。

守正出新,文旅融合闯新路

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应天门、明堂、天堂、九洲池构成的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宫城区,是洛阳这座千年古都历史文化的缩影。

2019年新开放的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是在遗址上按照中国古代建筑“两重观、三出阙”的最高礼制恢复建造的,彰显了隋唐洛阳城的盛世景象。

洛阳文化遗产高度密集。近年,洛阳注重“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建成开放77座博物馆,着力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49.3平方公里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勾勒盛唐气象,在保护传承中创造“洛阳模式”。

与此同时,洛阳积极布局文旅融合新业态,洛邑古城、洛阳天心文化产业园、嵩县手绘小镇等蓬勃发展;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世界古都论坛等文旅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古今辉映、诗和远方”正在成为洛阳的新名片,隆起了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文化脊梁。

提升能级,辐射带动势正起

洛阳龙门站综合交通枢纽,是洛阳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规模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北广场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已投用,将实现高铁、城际列车、地铁、长途客运、出租、公交等就近换乘,成为洛阳打造畅通都市的引领区。按照规划,洛阳中心城区设置6处类似枢纽,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近年来,洛阳以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为核心,坚持“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四级城镇体系,同步启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洛阳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前期工作,完成洛阳机场二期改造,地铁1、2号线建设进展顺利,“井字+外环”中心城区快速路网日趋完善,6条高速公路同时在建,“三横三纵三环”高速路网即将形成,洛阳正从交通节点城市向交通枢纽城市转变。以洛阳为中心、辐射周边的“1小时集疏圈”加快形成,洛阳都市圈的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提升。

市民之家、城市规划展示馆成为洛阳新地标,伊水游园等214座城市游园、165座河洛书苑、360公里城市“乐道”建成,15分钟“阅读圈、休闲圈、健身圈、就医圈”成为百姓家门口的福利。

“三力联动”,澎湃发展新动能

作为“一带一路”的主要节点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近年来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着力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军民企地对接转化、市场化运作和人才成长等“四个通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开放体系,打造开放发展的全新格局。

中信重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9个海外公司或办事处、7个备件服务基地,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一拖集团成为首批进驻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的企业之一,“东方红”拖拉机在吉尔吉斯斯坦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抢抓“一带一路”历史机遇,洛阳市已有807家企业与176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出口商品475种,进口商品200种。2019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50亿元,创历史新高,为洛阳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再迎机遇,全力打造新引擎

3月27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提出要以全方位开放为引领,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形成辐射豫西北、联动晋东南、支撑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与郑州错位发展、协调联动,共同打造引领全省发展的“双引擎”;力争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突破35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70%;接待国内外旅客人数和收入占全省比重均超过20%。

洛阳市紧盯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迅速学起来、干起来。组织专班、明确专项、确定专人,建立了向上对接、对内协调、对外联动、对下督导“四个机制”,同时围绕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四个定位”,推进具体领域工作实施。洛阳将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点任务细化分解为11个方面115项任务目标,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

当前,洛阳市在新起点上推进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正在重振洛阳老工业基地雄风、重塑洛阳古都辉煌。

新时代的春天里,请君再看洛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