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关注非遗 武陵山阳戏

2015-11-04 10:00:01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武陵山阳戏

关注非遗

文/图 倪德生

秋收后直到次年春耕前,是武陵山区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光,人们喜欢将酬神还愿、祈福贺寿、修房造屋、婚嫁等大事喜事放到这个时间段举行。在这些活动中,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唱阳戏。

武陵山阳戏属于土家族傩戏的一个分支,流行于涪陵区武陵山乡及其周边不足百里的狭小区域,是古代巴人宗教活动的遗存。当一个家庭遇上修房造屋、婚嫁、升官发财等重大事件,或者有家庭成员大病初愈,事前在神灵面前许了愿,事后则要请阳戏班子来唱阳戏还愿,故而当地人又把阳戏称为“还愿戏”。

武陵山阳戏表演不仅有唱的过程,更有跳的内容。一个阳戏班子通常由十五至二十人组成,生、旦、净、丑,角色分明。班主被称作“掌坛师”,通常还兼作丧仪道场的从业者,农忙种田,农闲唱戏,同时兼做跳端公、跳坛神等巫佛两教的道场法事。

武陵山阳戏曾经相当盛行。每年秋收后至次年春耕前,走进武陵山的村寨,几乎都能听到铿锵激越的锣鼓声和欢快悦耳的演唱声。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童,都能够像模像样地哼唱几句。

武陵山阳戏表演没有专门的舞台,院坝里、廊檐下、堂屋内,随便一块空地,挂一幅一丈二尺长、六尺宽的红布做底幕,底幕下摆设一张方桌当神台,神台上面插香烛、置酒杯、摆果蔬、供奉老郎太子神像,神台前放置一个供掌坛师做法事跪拜的草墩就成。乐队成员或坐于神台左右,或坐于幕后,演员则在神台前的空地表演。

武陵山阳戏的角色有生、旦、净、丑四类,旦角通常为男性扮演。旦角涂面化妆、不戴面具,其余角色则要佩戴脸谱面具。面具是就地取材,用武陵山上的柳木、白杨木雕刻而成,做工精巧、造型夸张:或慈眉善目,或阴险狡诈,或雍容大度,或睚眦必报,或正直善良;或威武凶悍……将各类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武陵山阳戏分为高腔戏和胡琴戏两种,声腔、曲牌繁多,有“九板十三腔”之说。其打击乐有大锣、钹、鼓、马锣、简板,管弦乐有唢呐、海螺、大简筒、板胡等,锣鼓曲牌与川戏大同小异。

阳戏表演共分三大部分、七个段落:第一部分包括“请神”、“关爷镇殿”、“庞氏夫人镇台”三个段落;第二部分只有“唱正戏”一个段落;第三部分包括“送神”、“关爷扫殿”和“掌坛师投蛋”三个段落。前三个段落为阳戏序曲,后三个段落为阳戏尾声,每场阳戏必备。中间的“唱正戏”则根据主家所请时间和所祈所贺事由,或长或短,唱的剧目也各不相同。如贺寿、娶媳、升官,就唱《忠孝记》;祈雨唱《鹦哥记》;得子唱《杜老送子》;出征唱《征东》、《征西》……除了这些,武陵山阳戏经常表演的剧目还有《神仙记》、《大孝记》、《朱砂记》、《蟒蛇记》、《芦花拾扇》、《劈山救母》、《邓玉打铁》、《唐二别家》等。

阳戏表演通常是从头天下午开始,到第二天中午结束。演员在主家吃过午饭,接过主人给的利是钱,回家脱去戏装,就是上坡除草、下地耕田的农民。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