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房地产市场小周期:“国字头”调控政策或终结

2017-03-17 09:53: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3月15日,南京、青岛同时出台政策,对原有的房地产调控强化。其中,南京将“限购令”的范围扩大,青岛则首次推出限购措施。这两地均属楼市热点区域,由此将近期的调控风波推向高潮而受到关注。

____.thumb_head

房地产市场的“小周期”

我国于1998年启动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但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楼市真正进入市场化运行,还是从2004年正式确立土地市场化出让制度开始的。

2004年的“831大限”之后,高价地频繁诞生,加之庞大的购房需求开始释放,房屋交易量价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发改委的数据,2005年全国商品房价上升19.5%。相比之下,自2000年至2005年,全国商品房均价年均增长5.9%。

尽管当年就有调控政策出台,但真正有标志性意义的调控政策出自2006年。当年5月出台的“国六条”,以及更为细化的9部委“十五条”,都对市场心态产生较大影响。其中提出的“70/90”政策,此后曾延续多年。

从2006年5月开始,国税总局、住建部、国土部、央行等部门又先后出台政策,对经济和楼市进行降温。直到2007年8月,央行经过当年的第5次加息后,本轮调控才算告一段落(此后还有零星的“修补性”政策推出,直至2008年8月)。若从“国六条”出台算起,此轮共延续15个月。

在此期间,房地产市场在2007年达到高点,但此后掉头向下,2008年出现的量价齐跌,被称为市场化改革以来的首个楼市“拐点”。

这被看作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首个完整“小周期”。楼市“先扬后抑”,调控政策在市场的上升期出台,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但在2008年9月之后,市场下行,政策基调转向“救市”。

此后的房地产市场,又出现两轮完整的小周期,分别是2009年至2012年、2013年至2015年。其间同样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楼市调控,起始点分别为2010年4月的“国十条”、2013年2月的“新国五条”。

2015年末的市场回暖,被认为是新一轮小周期的开始。在这轮周期中,市场调控真正始于2016年9月末10月初,16个主要城市密集出台一揽子调控政策。随后的修补性政策陆续出台至今。2017年以来,市场交易量下滑、热点城市房价一度下降,这轮周期被认为进入下行阶段。

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对这种“周期论”颇为赞同,他表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短周期通常持续3年左右。基于楼市买涨不买跌的基本模式,短周期的运行逻辑为:在房价上升过程中,买房者越来越多,直至购买力透支,市场触及天花板。随后,交易量和房价出现下滑,买房者减少,购买力重新积蓄,为下一个周期做准备。

他认为,这种短周期的变化,其实是一种自发调整的现象。楼市调控会对其进行一定的干扰,但不会改变其运行逻辑。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