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北京商改住影响60万套房屋交易 网签量三天跌99.9%

2017-04-18 09:19:1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北漂”刘明在3月下旬遭遇打击。他本打算将持有的一套“商改住”房屋出手,置换一套普通住宅,但3月26日,一纸对“商改住”项目的限购令让他手中的商办类房屋基本失去流通的可能。

“由于自己当初没有购房资格,只得先买一套‘商改住’作为过渡性用房,本以为‘商改住’流通性好,不愁买家,没想到现在彻底砸手里了。”对商办类项目的限购令打乱了刘明此前的安排。

北京市住建委等多个部门于3月26日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下称“公告”),对商办类项目进行限购。公告规定,商办类项目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为居住等用途;开发企业新报建商办类项目,最小分割单元不得低于500平米;对规划用途为商办类的房屋,中介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宣传房屋可以用于居住;在购房资格上做出在建和在售商办类项目不得卖给个人等要求。

在公告发布的第二天,多家房屋中介的“商改住”房源紧急下架,链家、我爱我家、麦田房产等中介机构的网站上,搜索关键词“商改住”都已无结果。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北京商办市场在3月26日新政发布后的3天,网签总量仅为7套,而新政前三天,这一数字为850套,跌幅高达99.9%,北京商办市场呈“速冻”之势。

北京“商改住”市场6年增幅超250%;新政影响60万套房屋交易

“商改住”房屋近10年在北京房地产交易市场上的表现一直颇为活跃。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近10年北京共有超过40万套商办类项目成交,其中25万套为“商改住”房屋;目前市场库存约6万套商办类项目,其中2.3万套为“商改住”房屋。从2016年1月1日到2017年3月23日,在所有成交的房产中,“商改住”项目占比约54.7%。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大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商改住”并非产权概念,而是指使用用途,开发商将商业、办公类项目建成住宅形式。购买“商改住”房屋不能落户,不能享受学区等住宅配套,产权只有40或50年。在3月26日新政出台前,购买“商改住”项目首付最低为总价的50%,无法使用公积金贷款。

随着2010年北京开始执行限购政策,由于“商改住”房屋不受制于限购政策,“商改住”市场渐渐做大,除被限购抑制的投资需求外,一部分刚需也选择了“商改住”房屋。来自亚豪机构的数据显示,2010年“商改住”项目成交量为19077套,2016年这一数字变为67609套,增幅达254%。

“商改住”的另一个优势是总价低。据统计,2016年北京“商改住”房屋的套均总价为202万元,尚不及普通住宅套均总价467万元的一半。张大伟表示,“从总价来看,‘商改住’房屋一直活跃在200万元以内,其投资属性非常强。虽然首付至少要50%,但若总价在200万元上下,使很多刚需有了买房的可能。”

伴随着“商改住”这一灰色市场在北京的发展,政府屡次出手整治。2011年,北京市下发《关于加强部门联动,完善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商业、办公类项目不得设计成住宅的格局,不得单独设立卫生间,开发商自己分割出售的商铺无法办理房产证。

而从2016年起,北京接连发出针对“商改住”的严厉表态。北京市国土和规划委、住建委于8月17日召开专题会议,表示拟暂停商办用地上市。对于所有已批未建的商住房项目,则列出清单重新审查,并对有问题的进行整改。2017年北京两会期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陈刚表示,北京已停止“商改住”土地供应,并将继续整治清理此类项目。随后,北京市政府于1月26日公布“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2017年工作计划,提出“要研究清理整治‘商改住’存量项目,严格控制‘商改住’项目增量”。此后,“商改住”限购出台的传闻不断,直至3月26日“靴子落地”。

张大伟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这个政策将直接影响超过60万套房屋的交易,90%过去卖给个人的房源将全部纳入限购或者只对企业和社会组织销售。“在这一政策下,商办项目成交量定会暴跌。”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