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央视曝光连云港化工企业排污:海水像酱油

2018-04-19 09:23:52 来源:央视财经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建设美丽宜居的村庄,要主攻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的提升问题。农村环境的确值得人们重视,在江苏省的连云港灌云县,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拍摄到了一些农田里正在发生的污染,场面触目惊心。

满目疮痍!连云港灌云县生态环境遭遇毁灭性打击

2018年3月9日,记者利用无人机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进行拍摄。初春时节,田野已经披上了绿装,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当记者降低无人机飞行高度贴近地面飞行时,一个触目惊心的景象出现了。

农田中的几条沟渠中淤积着大量污水,这些污水颜色各不相同,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层白色的泡沫,这些五颜六色的污水填满了农田里的一条条沟渠,顺着沟渠流向了河道。

 

不仅如此,农田中大小不一的深坑里也灌满了泛黄的污水,这些深坑就像农田中的一道道疤痕,显得格外乍眼。

这些沟渠里的污水是从何而来呢?附近村民的态度却显得很平淡。村民们说,这里的污染情况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前来调查环境污染的人很多,但最后都不了了之。村民说这些废水都是附近化工厂通过暗管偷排的污水。

2017年12月7日当地村民拍摄到的一段视频显示,河道水面上一条深褐色的污水带清晰可见,夹杂着一层白色泡沫的河水,径直向下游流去。2017年11月8日拍摄的另一段视频显示,此刻河道内水已经变成了深黄色。

2017年11月26日,当地村民向环保部门举报违法排污后,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勘验,此时河道内的水已经全部被染成深褐色。

村民告诉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除了工业废水,他们还遭受着化工废料的侵害。

2017年12月18日,村民在灌河下游挡潮闸下发现了大量被偷排的化工废料。

当地村民:呛鼻子,这是把化工废料排出来的。

村民立刻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了举报,随即环保工作人员抵达现场,用水桶对污染物进行了采样,这些灌入瓶中的水黑得像墨汁一样。

村民介绍说在这河道边,谁也说不清到底埋了多少根暗管,村民只能发现一根,举报一根,清除一根,有的暗管埋得很深直通河底,想彻底清除难度很大。

《经济半小时》记者李雪峰:燕尾港码头上游是一个正在修缮的闸口,左边是一个内陆河,当初河水就是通过这个闸口直接排向了大海,在正前方仅一河之隔的地方,就是临港产业化工园,调查的过程中,现场的工人说,前两天在搭围堰的时候,他们就挖断了一根这样的暗管。

化工企业废水为何不处理?又是如何通过暗管排污的呢?2014年央视记者就曾跟随环保部门对临港化工园区企业违法排污进行过调查。

在映山花化工厂记者看到,暗管虽然已经被拆除,但是,仍然可以见到当时暗管的接口,这条从工厂污水处理池通往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排污管道上装了一个阀门,阀门打开,污水就流入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关上阀门,污水就可以全部随着暗管的方向,直接流向大海。

在排污现场,暗管和阀门设计非常精心巧妙,映山花化工厂为什么要冒着被追究罪责的风险,私设暗管呢?其实关键的核心是为了节约成本,园区内设有污水处理厂,但污水处理厂回收废水是有严格要求的,企业自己必须预处理达到3级排放标准,否则,污水处理厂不予接收。

江苏省灌云县临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厂长陈守明:花费成本肯定还是比较高的,每吨几十块钱吧!

记者了解到,在临港产业园区,并不仅仅存在暗管排放污水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化工固体废料未经处理被直接埋入地下的现象。

和利瑞是一家生产染料和染料中间体的公司,生产废料属于危险污染物,从2011年8月份到2012年2月份,在和利瑞厂房的地下,挖出了10吨掩埋固废。

这些化工企业非法偷排废水,随意丢弃掩埋危险废弃物,一旦进入地下水和土壤,治理起来非常麻烦。

三家化工园区包围!重污染让村民无水可吃无鱼可打

化工企业偷排废水、偷排废料是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村民们说,自打这个化工园区建成之后,他们就没有好日子。化工厂的违法排污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打击,给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灌河是苏北地区最大的入海潮汐河流,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最东部。2005年以来,灌河口建立了三个化工园区——一个位于燕尾港,另外两个分别是距离燕尾港8公里和12公里处的堆沟港和陈家港附近。三个化工园区聚集的全部是从苏南、浙江等地搬迁而来的高污染化工企业,产品包括染料、农药、医药及中间体等。

灌云县的燕尾港位于灌河入海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质的海洋环境孕育了品质优良,种类繁多的水产品,尤其是这里出产的虾皮更是远近闻名。然而这样的景象如今只能停留在这些渔民的记忆中,昔日出海鱼虾满仓的好时光,因为污染早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燕尾村村民刘大爷:贝类,原来千把斤,一网,一个多小时,现在的时候,就这个船,昨天出去的时候6个小时拖了20斤鱼。

村民:夏天来的时候,海水跟酱油是一样的。黑的黄的,什么颜色都有。

遭受化工污染影响的不光是沿渔民,依靠种地为生的村民日子同样也不好过。

三百弓村与灌云县临港产业园仅一河之隔,村民自家耕种的农田是化工厂排污暗管通向灌河的必经之地。这些年由于暗管爆裂污染农田的事情时有发生。

记者看到,农田里至今还存有泛黄的废水,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这片被化工污水淹过的农田寸草不生,为此村民曾找到园区讨要过说法。由于找不到究竟是哪家企业,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就在记者在农田里寻找暗管踪迹的时候,一片农田里散发出的一股股强烈刺鼻的气味引起了记者注意。走近后记者发现在垱水堤坡底下杂草中,一滩疑似化工废料一样黑乎乎的东西正在散发着一阵阵恶臭。这些污染物夹杂着黄色废水一直流进了农田,田里沿着废水排过的区域,庄稼都已经停止了生长。

化工污染不仅影响了村民的生产,也困扰着村民的生活。三百弓离临港化工园区仅一河之隔,化工厂排放出刺鼻难闻的气味常年笼罩着三百弓村。村民形象地形容那个气味即像“烂菜叶”,又像“洋葱头”,有时还有“消毒水”的味道,尤其是夜晚废气的味道更浓烈。

化工企业违法排污导致这里的地下水受到污染,8年前,三百弓村的井水已经无法饮用,无奈之下村民只好购买桶装水饮用,直到4年前村里才用上了从外地输送来的自来水。

污染最高超标50倍多家化工企业事故频发,村民心痛...

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废料乱埋是灌河口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这些化工园区为何在这里设立? 又为何能够这样肆无忌惮的排污呢?

江苏省拥有的黄海海岸线长达953.9公里,从盐城到连云港的苏北海岸线占了其中的大部分。近10年的时间里,在这条海岸线上,已经涌现出近10个沿海化工园区。化工业之所以“青睐”苏北沿海地区,是因为长三角地区一些重污染化工企业,在当地政府的驱逐下急于寻找落脚点,而苏北欠发达地区则将此视为发展经济的大好机会。化工业投资周期短、见效快,一些地方之所以将这些高污染企业引进来,主要的目的还是拉动经济。

当地村民:请人家企业千方百计到这儿来,宁可毒死,不能穷死。要不然经济搞不上去呀,对不对。

“宁可毒死,不能穷死”成了当地百姓对化工污染调侃的一句口头禅。其实多年来,对于这三个化工园区的污染问题,媒体报道、行政处罚从未断过。

2016年11月15日,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江苏省反馈督察情况,督察发现,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集中区现有125家企业,全部为规划环评明确禁止、限制或严格控制的农药、染料、中间体类项目。连云港市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灌南县化工产业园区企业违法排污问题突出,周边地表水污染严重,七圩闸和大咀大沟化学需氧量分别超过地表水Ⅳ类标准约50倍和8倍。

督查组责令地方政府迅速依法依规严肃责任追究,对于督察中发现的问题,要责成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入调查,理清责任,并按有关规定严肃问责。

2017年4月,江苏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方案中明确指出通过健全地方环境法规和标准、有效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完善环境司法联动机制、建立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大联合惩戒力度等措施,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促进环境守法成为常态。

在如此严厉的整顿打击之下,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灌南县化工产业园区的现状又是如何呢?2018年3月,记者首先来到了燕尾港化工园区,园区里聚集着印染、农药、医药、化工等123家高污染企业,记者通过无人机观察整个园区很安静,人员车辆稀少,路旁只有几名工人正在忙着维修管道。

工人介绍说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及减排的需要,园区内拆除了企业的燃煤锅炉,统一使用附近电厂的热源供热生产,虽说企业年前就已经停产了,但园区内至今还散发着一阵阵刺鼻的气味。

2018年3月,记者前往灌云县堆沟化工园区进行走访,这是无人机在通往灌南化工园区公路上拍摄到的画面,从园区方向驶来上百辆运送化工产品的货车在公路上形成了一条巨大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尽管当天刮起了4、5级的大风,但化工园区上空仍被一层灰蒙蒙的烟气所笼罩着,在晴朗的天空映衬下十分明显。

灌南化工园成立于2006年,是苏北地区唯一的省级化工园区,园区内聚集着医药、农药、印染、化工、钢铁企业上百家,记者刚一进入园区,一股股刺鼻难闻的怪味扑面而来,令人喘不过气来。

大量污染型企业不仅污染了环境,由于缺乏监管,企业安全事故频发,2017年12月9日凌晨2时20分左右,灌南化工园区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号车间内发生爆炸,爆炸引发临近六号车间局部坍塌。该事故导致10死、1伤。由于多年生活在这里,对于化工厂爆炸村民早已见怪不怪了。

小卖店老板:我们都习惯了,原来一炸,轰一下,跑,现在炸死了我也不跑了,没得跑,跑什么。

村民介绍说由于当初园区规划不到位,许多村庄就位于园区内,一旦爆炸或毒气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这些位于化工园区内的村庄已经拆迁,留下的是一片片废墟,记者在灌南化工园区大嘴村拆迁的空地上看到,已经开始有工人施工了,再过2年时间这里将建起两家更大的化工厂。燕尾村拆迁后,土地也开始动工进行整理,准备再次开发利用。在村民眼中化工园区的产业越做越大,“厂进村退”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燕尾港村民:现在化工厂进,老百姓退,不退不行了, 不退,我的生命、我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了。

燕尾村基本已经拆完了,绝大数居民搬进了西北方向、距离港口5公里处的新城。由于上风口,除了刮南风还能闻到化工臭味之外,平日很难闻到,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村民对于近在迟尺正在修建的新工业园区,又有了新的担忧,再过若干年这里是否会重蹈覆辙?“厂进村退”的现象会再次发生?

半小时观察:环境污染谁之责?

看完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的调查,相信所有的人都在发出一个疑问,这究竟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化工园区,不顾当地百姓的呼声,更不在乎媒体的多次曝光。还有谁能管得住这些污染企业?这样的环境污染事件,究竟应该谁来承担责任?这些疑问,当地百姓和媒体,都将等待着答案。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