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焦点新闻 >

中信信托再陷违约风波中 北京黄金流动负债高达357亿

2018-06-05 09:08: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仅一周之隔,刚从天房集团违约漩涡中脱身的中信信托,又再度陷入另一桩违约风波之中。这次违约的主角,是中国青旅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青旅实业”)旗下子公司北京黄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黄金”)。

网络图

中信信托临时信息披露报告显示:2017年5月4日,中信信托发起设立的“中信长天2号北京黄金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中信长天2号”),向北京黄金发放5.45亿元信托贷款。原定2018年5月4日还本付息,但到期后,本金和1000万元的利息均未兑付,已构成实质违约。

不过,此后中信信托公开宣称,中青旅实业承诺,于2018年7月4日前,偿付其下属子公司北京黄金对中信信托的欠款债务。

《中国经营报》记者据此联系上述涉事企业,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违约始末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中信长天2号信托计划为中信信托于2017年5月4日设立,用于向北京黄金发放合计不超过10亿元信托贷款,为担保信托贷款偿还义务,中青旅实业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中信信托发布的“中信长天2号”临时信息披露报告显示,该信托计划不分层,分类募集,总规模10亿元,首次募集的A类信托本金为5亿元,以现金形式认购。

2017年6月27日,募集B类信托本金4500万元,以现金形式认购。各类信托收益权的预计存续期限为12个月,募集资金用于向北京黄金发放信托贷款,保证人为中青旅实业。

不过,截至2018年5月4日,北京黄金未能按照文件约定偿还相应的到期本金5亿元,到期应付利息1050.94万元,鉴于上述情况已构成实质违约,中信信托发布通知函表示信托贷款剩余未发放部分不再进行发放,借款人尚未偿还的信托贷款(本金5.45亿元)于2018年5月4日全部提前到期;并要求借款人北京黄金立即偿还贷款合同项下全部未偿还的信托贷款本金5.45亿元,截至2018年5月4日的利息1050.94万元,以及复利罚息(如有)、违约金52.65万元等。此外,中信信托要求保证人中青旅实业立即依据《保证合同》的约定承担保证责任。

不过中信信托在相关报告中指出,尽管中信信托在2018年4月中旬起密切关注北京黄金、中青旅实业的相关履约能力和债务偿还请款,并多次现场或致函督促北京黄金、中青旅实业落实还款来源、及时足额还款,2018年5月3日中青旅实业向中信信托发送《延期兑付申请函》,称因其“资金链紧张、原计划的资金筹措方案目前尚未落实”导致无法按期筹措足额偿还到期债务,提出延期兑付申请,并承诺于2018年7月4日前偿付其下属子公司北京黄金对中信信托的欠款债务。

还款悬疑

工商资料显示,北京黄金为中青旅实业控股子公司,中青旅实业持股比例为66.88%。北京黄金主营贵金属、工艺品销售与交易。据悉目前已在全国23个省、69个城市建立了48个分公司和46个合作机构,与工商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近20家金融机构建立贵金属业务合作。

不过记者注意到北京黄金及其母公司中青旅实业盈利能力都不容乐观,年报数据显示,北京黄金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59.52亿元,营业利润29.44亿元,净利润27.74亿元。盈利能力总体差强人意。另外,北京黄金2017年总负债372亿元,其中流动负债357.69亿元,非流动性负债仅15.1亿元,流动负债占比高达96%,资产负债率约47%。

该信托计划的担保人也就是北京黄金的母公司财务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截止到2017年底,中青旅实业总营收1062.24亿元,营业利润47.84亿元,净利润43.57亿元。总负债561亿元,流动负债505亿元,非流动负债55亿元。

不仅如此,此前还有消息称,中青旅实业及其子公司共从各大银行承兑商票46.3亿元。到期日集中在2018年下半年,也面临着不小的兑付压力。距离7月4日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北京黄金及中青旅实业是否能够及时还款?

对此,记者先后致电北京黄金及中青旅实业采访求证,截止到发稿未获回应。

金融机构定制信托?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中信信托在临时报告中称,在中信长天2号信托计划中,中信信托为发行人、平安信托为该信托投资咨询顾问,该产品系金融机构定制类型。

众所周知,按照信托公司的资管计划分类,一般包括主动管理、事务管理、单一信托、政信信托等类型,但是银监会关于信托计划的八大分类以及刚出台的资管新规里,并未出现“金融机构定制类型”的分类。

对此记者向中信信托进行求证,中信信托对此仅向记者表示,“感谢关注”,此后便无回应。

一位信托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天2号是金融机构定制类型,根据目前公开的消息来看,这只产品也许是嵌套结构,可能是平安信托将这笔业务介绍给中信信托,只是从中收取投资顾问费,当然具体情况如何只有问涉事双方”。

事实上,这是最近不到10天里,中信信托第二次踩雷。此前,5月11日,中信信托“中信·天房2号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就曾被媒体爆出存在违约风向(详见本报此前报道《事涉天房集团 中信信托或存违约风险》)。虽然,5月18日中信信托称,涉事方天房集团已于到期日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但天方集团负债高企、资金流动性差、还款压力大之外,以及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的现状还是让很多投资者惊出一身冷汗。

当然并非中信信托一家,2018年至今包括中江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在内爆出违约风险,从涉事信托公司来看,甚至资本实力充足、稳健经营的头部公司,而从违约企业来看,不乏背景强大的国资企业。一些地方国资平台甚至连环爆出债券、信托大规模违约的消息。

这与监管的收紧以及去杠杆等政策不无关系,今年3月底,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金融企业与地方政府、地方国企的投融资行为,遏制存在的违法违规和变相举借债务问题。

此外,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打破刚兑、规范资管产品投资非标资产、规范资管产品杠杆水平、消除多层嵌套限制通道业务等一系列措施。此举也意味着封锁了投融资平台依赖的信托、基金等表外渠道。今后投资项目保本保收益、金融机构兜底或垫资兑付的好日子将结束,资管新规提出打破刚兑后,企业融资进一步收紧。

对此信托专家、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陈赤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部分企业依靠金融机构资金激进扩张,早已习惯‘左手进右手出’的负债经营模式。而融资渠道收紧‘去杠杆’‘借新还旧’难以持续的背景下,部分公司逐步出现流动性危机。信托公司应该加强投中、投后的管理工作。除在事前加强项目尽调、设计增信措施外,还要注意动态观察融资方资金情况、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做好财产保全、确保抵质押资产能够得到变现等。”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