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 >

搜救60小时:探测生命动用最后一招 与时间赛跑

2015-06-04 14:00: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搜救60小时:探测生命动用最后一招 与时间赛跑绝不言放弃

中新社北京6月4日电 (记者 蒋涛)“救人是第一位的。”正在长江客船翻沉现场指挥救援的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总经理王志刚说,目前正在进行的切割开孔是探测生命的最后一招。

4日9时许,距离“东方之星”翻沉事件发生已逾60小时,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大搜索仍在持续。截至8时,现场共搜救到79人,14人生还、65人遇难。海军副总指挥董焱表示,截止4日凌晨2点,已经排除了60-70%的船体有生命迹象的可能,而目前主要的搜救仍要依靠潜水员,除非100%确定整船没有生命迹象,否则决不会放弃搜救。

目前,救援人员正在“东方之星”船底切割第三个探孔,继续进行生命探测。据现场指挥部消息,救援人员将在船体底部中前部切开一个55厘米乘60厘米的长方形的口子,以便潜水员进入舱体探查,继续搜寻救人。

由于事故船倾覆后,船体内某些空间仍有空气形成“气穴”。轻易开仓可能导致水进入“气穴”,破坏船的稳定性,幸存者也可能发生危险。因此,切割工作前,潜水蛙人轮番携带探测设备,搜寻切割点附近是否有生命迹象。

负责指挥救援的王志刚解释,在船体底部切开一个探孔,就是为了探测生命,有生命迹象就立刻打开孔盖救人,没有生命迹象就马上封上。

王志刚说,按国际惯例,把72小时作为生命的标准线,在此之前要千方百计确定有无生命;如果72小时到了,确定没有生命,再把船翻过来,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他说,开孔是探测生命的最后一招,此前救援人员已通过生命探测仪反复探测,未发现生命迹象,就只能开孔直接看,确保万无一失。

据了解,切割采取的是氧割。据前方记者消息,切割人员采取轮流作业方式,每切割几秒后,便立即用水对切口进行降温。为避免伤及幸存人员,切割作业每一步都十分谨慎。“谁也不知道船里是否还有幸存者,我们必须反复研判。”现场一名指挥人员介绍。工作人员反复对照失事船舶图纸,并用重锤敲击切割部位,重复用水降温动作。

至于切割所需时间,救援人员和专家表示,暂时不可预知,因为在切割过程当中,要保证整个船体的安全性,所以不能给予硬性的时间规定。

对于翻扣船舶的救助,国际上通行的方法一是潜水员下潜,进行引领,再就是进行切割水面上的救援。在上海海事大学教授、上海海事司法鉴定中心负责人蔡存强看来,如果幸存者被困在船舱内,生还的几率就取决于船上的储备空间,没有进水的船舱里是否还有足够的空气。只要有储备空间、储备空气,生存还是很有希望的。

据介绍,过去两天的救援中,潜水员从船体两侧下去来摸排船舱,船底的口子割开之后,就从最上方给潜水员提供了一个通道,两边加上中间的通道,可以减少船体内部的死角,摸排每一寸角落。此前,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马宜明曾表示:“我们会一个舱一个舱地摸查,一个人不漏。这是争分夺秒的生命工程,我们决不放弃。”

从轮船倾覆到实施切割作业,这中间时隔近48小时。专家指出,船倒扣过来之后是一个浮体,如果不进行相关固定的话,立即切割会产生压差,甚至使这个船沉覆,前面所做的工作将前功尽弃。

不少媒体在此前报道中提到,需要两艘打捞船用钢缆把船吊起来,但根据现场实时情况,专家预判,只用吊起来一头即可。整个打捞船有五百吨,加上船自身的浮力,吊起来一头已足够保证其稳定性,能够实施切割作业。专家经研判后决定抢抓时间,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展开切割作业。

在过去48小时里,专家和相关人士还调取了沉船设计结构图,对包括船的整个构造、年限等情况进行研究,确定切割作业方案。(中新社记者徐金波、陈康亮、蒋涛参与采写)(完)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