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 >

北京将有1400多名法官无法入额 办案压力将增大

2016-03-18 18:16:03 来源:北京晚报

《法治蓝皮书2016》:

北京将有1400多名法官无法“入额”

今天上午,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法治蓝皮书2016》。蓝皮书透露,在检务公开工作的测评结果,最高人民检察院又一次位列第一;司法公开平台部分沦为“僵尸网站”;司法改革将带来法院人员“洗牌”。

检务透明度最高检三连冠

《法治蓝皮书》在《中国检务透明度指数报告》中指出,去年中国检务公开制度化程度不断提升。根据对最高人民检察院,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和49个较大的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务公开工作的测评结果,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本项目测评中连续多年位居第一。

不少检察院较为重视新闻发布工作,注重通过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出权威的声音。省级人民检察院网站中,显示有27家自2014年1月1日以来召开过新闻发布会或情况通报会,占已开通网站省级人民检察院的90%;较大的市人民检察院网站中,有27家自2014年1月1日以来召开过新闻发布会或情况通报会,占已开通网站较大的市人民检察院的61.36%。

自2014年3月以来,检察系统大力开展“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建设,截至2015年11月初,全国检察机关共开通微博3960多个、微信2640多个、新闻客户端1500多个。全国检察新媒体总粉丝数达8000余万,已发布信息300余万条。

但是,相比于项目组测评同类地区法院司法公开的情况,检务信息的公开明显滞后于人民法院的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总分不高,而且平均分也较低。具体表现有:一是仍有六个被测评的检察机关尚未建立门户网站。二是部分网站运行不稳定,或存在阶段性无法打开,或部分链接无法打开。三是栏目设置不够规范,栏目之间重复、栏目内容交叉、栏目无效或虚设等问题均广泛存在。四是内容与公众需求差距较大,新闻报告、文体活动、书法摄影充斥其间;五是检务公开发展严重失衡,不同检察院之间差距巨大,一些发达地区的检察机关表现较差,同一检察院不同板块之间表现也迥异。

部分司法网站“僵尸化”趋势明显

《法治蓝皮书》在《司法透明指数报告》中指出,2015年中国司法公开指数地图呈东高西低态势。项目组将最高人民法院之外的80家法院按照排名分为四个梯队,并对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法院在这四个梯队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首先,近八成的东部法院分布在第一、二梯队。西部法院超过四成在第四梯队,且排名后五位的法院均为西部法院。中部地区法院居中下游。除个别法院外,整体上东北地区处于司法公开的洼地。

此外,司法公开平台功能分散、重复建设愈演愈烈,部分沦为“僵尸网站”。不少法院建有政务网站、人民法院地方频道,开通司法公开平台、诉讼服务网等,平台的政务、公开、服务功能割裂,平台之间功能交叉、叠加,同一项司法信息,需要同时上传到不同的平台,不仅增加信息公开的成本,也不利于公众快速查询信息。

在愈来愈多的司法信息向政务网站集中的同时,人民法院网的许多地方频道并未关闭,其栏目陈旧,信息处于半更新或不更新状态,“僵尸化”趋势明显。这些网站的存在对公众查询法院官方权威信息形成干扰,也增加法院信息化的成本,其信息陈旧、不全也影响法院的公开、务实的形象。

司法改革将带来法院人员“洗牌”

《法治蓝皮书》指出,完善司法责任制、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实行省级以下法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四项改革是新一轮司法改革的重点。北京市作为全国第三批试点地区开展试点改革,其中,司法责任制和人员分类管理两项改革自2014年7月开始已在全市部分法院进行试点。

截至2015年底,北京法院共有中央政法专项编制人员7740人,实有6472人,其中法官4370人,占实有行政编制的67.52%。法官中,9%在政工、纪检、后勤等司法行政部门工作,14%在执行部门工作,7%在研究室、审管办等综合审判业务部门工作。从分布情况上看,优质审判资源并未集中于审判一线。人员分类管理试点改革后,审判资源向一线集中的趋势正在形成,成果将初步显现。

下一步,改革将遇到如下问题:首先,将对法院现有人员进行“洗牌”,多数人将面临职业生涯的重新定位和岗位职责的再选择。此外,法官办案压力将增大,按中央确定的法官员额不超过政法专项编制的39%计算,全市法院将有1400多名法官无法入额。预计全市法院2015年案件总量将达55万件,入额法官人均要达200件左右才能基本完成审判任务。

孙乐琪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