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 >

A股公司股份回购为何“形似神不似”

2017-12-15 13:37:1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

11月中旬以来,市场震荡回落,不少上市公司陆续公布“护盘”行动,除了股东及高管增持,股份回购也是其中一种。

上市公司回购自家股份不仅能稳定股价、增厚每股收益,还能优化资本结构、强化控股权,同时向市场传达了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被低估的信号。

对投资者来说,回购对股价起到了支撑作用,被视为一种利好消息。此外,上市公司利用真金白银回购自家股份比高送转要靠谱得多。

笔者以预案公告日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12日(本文至今均指2017年12月12日),且已经完成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现阶段A股市场公司回购的特点与规律,对投资者参与回购标的提供一定的参考,并通过与美股、港股回购的比较分析,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

主动回购少

历史上我国A股回购非常少见。2014年及以前完成股份回购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不足60家。

2015年股灾后A股市场股份回购比例明显上升。截至2017年12月12日,2015年初以来发布且完成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达462家,涉及股份回购事件1158例。

研究表明,A股回购比例虽呈增长趋势,但多为被动式回购,因股价被低估而产生的主动式回购占比非常小。

统计期间,由于激励对象离职、辞职或不在公司任职导致的回购案例数高达721例,由于公司或个人业绩不达标的回购案例数高达352例,两类原因均涉及的有52例,合计达1209例,占比超97%。相反,因实施股权激励、员工持股以及股价被低估等进行的主动式回购仅占3%。另外,从金额上看,被动式回购涉及金额占比达69%,仍占主要地位。

股份回购应是上市公司根据自身现金流情况、估值水平、生产经营状况等因素做出的自主性决策,回购比例的上升并不能作为回购由冷转暖的一种标志,应根据回购动因具体分析。

回购规模小

研究期间,A股回购金额达218.5亿元。A股市场上IPO、增发、配股、可转债等股权融资募集资金规模均高于股份回购。与IPO募集资金相比,回购涉及资金规模占比不足5%;与配股、增发等再融资募集资金相比,回购金额仅占0.47%,A股回购力度非常有限。

现阶段,我国A股上市公司多存在做大做强的理念,而股份回购后一般要求上市公司将回购股份予以注销,与之相违背。

成熟资本市场,股份回购是常用的资本运作方式之一。据同花顺统计,截至2017年12月12日,2015年以来香港上市公司回购金额已超714亿港元,涉及回购案例数高达7547例,数量和金额均高于同期A股回购相应值。

与美股回购相比,A股回购更不值一提。年报显示,2016年美国通用电气回购总额约220亿美元,已超研究期间我国A股市场回购总额。不仅如此,美股大型企业如苹果公司、微软、麦当劳2016年回购金额均超百亿美元。

相比之下,A股回购力度还远远不够。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