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 >

中弘股份退市成定局 会带来哪些影响?

2018-10-18 09:42:17 来源:金融投资报

中弘股份 (000979)终究还是“凉”了。海南自贸区的利好、生死关头的紧急换帅都没能挽留住这家上市18年之久的公司。“奇迹也许会降临一次,但不会降临第二次。”有分析人士称,中弘股份或将成为A股首只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面值而退市的个股,交易所一旦作出决定,其黯然退场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中弘股份尾盘上演“生死时速”

国务院批准成立海南自贸区的消息16日晚令中弘股份的管理层及众多股东彻夜难眠,因为消息来得太及时了。公司股价已经连续18个交易日低于1元,若10月17日股价不能站上0.91元,按照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交易所有权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有关规定,公司即便18日涨停也无力回天。而海南恰好是中弘股份业务布局的战略核心,据媒体报道称,其布局在海南如意岛、西岸首府、中弘广场等项目的建筑面积占公司所有项目的比例超过50%,且处在海南优势地理位置。

10月17日,中弘股份最后的希望仅仅延续了3小时15分钟。收盘前45分钟,股价走势开始上演“生死时速”:空头抱团展开“泄愤式”砸盘,短短2分钟内从平盘直接砸至跌停;多头迅速展开反击,10分钟之内拉升9个百分点至0.9元。就在1分钱也许会创造奇迹的关头,多数投资者还是选择了站在抛售的一方。

上市18年之久,中弘股份希望破灭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榜单”显示:收报0.82元,跌停价封单超过138万手,成交额成倍放大至2.36亿元,全日换手6.54%。

终止上市后要找“接盘侠”更难

“一旦被终止上市,就将彻底取消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或取消上市证券挂牌交易的资格,又称为摘牌。”四川公生明律师事务所律师田勇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中弘股份触及深交所对终止上市的有关规定,如无意外将出局,之后将进入退市整理板。

田勇说,公司终止上市后,持有公司股票的股民依旧为公司合法股东,只是其股份将更加难以出让,但若有人愿意接盘,也能进行交易。“只是公司目前本身经营上问题重重,终止上市之后再找‘接盘侠’将更加困难,除非有大的资本愿意收购,否则股东或将‘血本无归’。”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中弘股份的股东总户数为24.66万户,户均持股数为3.4万股,前十名股东持股比例为54.27%。而在经营持续困难的背景下,公司高管薪酬却与日俱增。据公司2017年年报披露的高管薪酬明细显示,前董事长王继红年薪587.25万元,较上年增加251.19 万元,董秘吴学军年薪382.04万元,较上年增加241.56万元,总经理崔崴年薪333.47万元,较上年增加66.58万元。而公司经营业绩显示,净利巨亏25.11亿 元 , 较 上 年 同 期 减 少1699.01%。有市场人士称,尽管10月16日其董事长及总经理双双辞职,但换帅仍难挽回众多投资者蒙受的损失。

还有哪些个股可能步中弘股份后尘

中弘股份终止上市的意义在于创造了A股市场因“仙股20天”退市的先例,首例如开,第二例将会是谁?就目前情况看,除了中弘股份以外,另外还有2只已处于仙股(股票价格低于1元)行列的个股显得最为岌岌可危,这两股分别是:金亚科技(300028)和*ST海润(600401)。

截至10月17日收盘,金亚科技维持8月17日停牌前收盘价0.77元,此前已连续6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而事实上,金亚科技面临的还不仅仅是只有14个交易日的喘息机会,公司此前因造假,已触及因涉嫌欺诈发行最终面临股票终止上市的风险,与此同时,连续两年亏损,若今年继续亏损,也将被暂停上市。可以看到,金亚科技目前至少集“三险”于一身,市场普遍认为公司深陷泥潭,翻身遥遥无期。

*ST海润停牌已8个月之久,2月5日停牌前收于0.87元,股价低于1元也有3个交易日的时间。《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尽管该公司众多债务诉讼缠身、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名下有不动产遭查封等诸多问题,但因属于上交所上市企业,而上交所退市规则并无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面值退市的规定,或将暂时“躲过一劫”。

除了上述3股外,Wind数据统计显示,还有56只“准仙股”(股票面值大于1元但低于2元)同样身处危险边缘,而这56股中,深交所上市股票共有23只。截至10月17日,深交所收盘价位于1元-1.3元的个股有:*ST凯迪(000939)、*ST 华 信 (002018)、 *ST 东 南(002263),股价分别为 1.07 元、1.11元、1.23元。 (下转3版)

■ 2018年9月5日,中弘股份报收1.00元。之后截止10月17日的19个交易日中,收盘价均未站上1.00元关口。

■ 今日或将是中弘股份谢幕前的最后“演出”。由于涨停也无法改变低于1元面值的命运,中弘股份将等待交易所的“红牌”。制图 王珍 本报记者 黄彦韬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