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股IPO >

足协否认刘虎履历造假 内部人士:质疑毫无根据

2015-05-22 12:09:22 来源:成都商报

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后,随着国家队成绩提升,中超、亚冠持续火爆,中国足球一片欣欣向荣的迹象。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足球的裁判界却风波不断:中超上海德比出现3张红牌9张黄牌,足协杯恒大、国安两场比赛中均有致命误判;同时,某专业报与中国足协裁判办公室主任刘虎之间的“论战”,更是引人注目。成都商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为读者揭秘此次纷争的前因后果。

1

匿名信发到体坛周报

“意外发现刘虎履历造假”

5月12日,《体坛周报》刊发了一封针对刘虎的匿名信,除了质疑其履历有造假嫌疑外,还以中超资深裁判监督的身份,对刘虎担任裁判办公室主任之后的种种行为进行了“指控”。《体坛周报》为何要刊登这封匿名信?体坛周报著名记者马德兴向成都商报记者解释说:“我跟刘虎没有任何私人恩怨,在他来中国足协之前,甚至互相不认识。我们之所以刊发那封匿名信,首先是因为这个赛季中超裁判员出事太多了,这是相比上赛季的表现有明显下滑的。其次,在他接受某些媒体采访替自己歌功颂德后不久我们就刊发那封匿名信,并非我们刻意,而是刚好就在那几天,我们收到了有人发来的匿名信。”

至于该报随后又用三个版面来刊发的刘虎履历造假内容,马德兴透露这完全是意外发现,“最开始就是想调查他在中国足协裁委会任职后到底做了哪些事情,结果无意中看到他履历里的一些描述,就去顺便查了一下,就查出问题来了。”马德兴认为,刘虎将自己一切的行为,都披上了“改革”的外衣,但实际上有些说不通,“就说他将11人的裁判评议组缩减到7人,这个不是不可以,但我在文章中写得很清楚了,他是该砍的人不砍,不该砍的人全砍了,你说这是改革吗?”马德兴表示,现在就等着中国足协能够出来给一个官方的说法。

2

中国足协否认刘虎履历造假,近期将回应

关于刘虎的履历,媒体的质疑主要有两点:一是刘虎履历中写明他是在2001到2006年期间,担任加拿大足球国际级裁判员,但有媒体记者通过翻阅国际足联每年所印发的国际级裁判名册,在2001和2002年中并未查到刘虎的名字。

对此,国内著名裁判专家淦耀向腾讯体育透露,根据他手头的国际级裁判名册,1961年7月6日出生的刘虎是在40岁的时候经由加拿大足协推荐成为国际级主裁判的。由于表现出色,从2001年至2006年期间,连续6年被加拿大足协推荐成为国际级裁判员。

中国足协方面也对刘虎履历造假的说法并不认可,足协内部人士表示,刘虎是在2001年3月成为国际级裁判员,而国际足联的名册,是在当年1月就印刷完成,因此没有录入刘虎的名字实属正常,“国外在这方面是非常严谨的,不会出那样的错误。” 至于如何应对风波,足协内部人士表示,足协会在近期、适当的时候对此事进行回应,“很多对于刘虎的所谓的质疑都是没有根据的,我们会在与多方沟通之后,对外进行回应。”

3

新华社:

采访刘虎是走的正常程序

在针对刘虎的质疑中,有一条是按照足协规定裁判员不能接受媒体采访,但刘虎却接受了新华社的采访,并“大肆拔高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对此,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了新华社相关记者,他们表示,对刘虎的采访是通过正常采访程序,先向中国足协新闻办提出采访要求,经足协领导批准后才进行的。而且,之所以对刘虎进行专访,也并非是替其“歌功颂德”,而是同样起源于前段时间出现的裁判员执法引起争议的事件,希望能够得到裁判办公室负责人的回应。

同时,一位不愿具名的新华社记者表示:“刘虎的改革措施中,肯定有不好的地方,但他至少是在对裁判圈这一中国足球‘重灾区’进行改革,不能因为改革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对刘虎全盘否定,甚至人身攻击,这都是不对的。”

4

  圈内人:

刘虎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

对于“匿名信”指责刘虎“排除异己”的说法,刘虎在接受腾讯体育采访时表示,“我来后动了很多人的利益,评议组以前是拿钱的,我来后进行了调整,所以有人就对我不满意了。”

对于刘虎上任后的一些措施,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了一些现役以及退役的国际级裁判,他们的评价都是比较正面的。一位不愿具名的裁判界元老表示,采取“匿名信”的方式,本身就让真实度大打折扣,“我们先不探讨刘虎上任后裁判圈有多坏,难道他上任前裁判圈就很好?经过这些年的职业化,中国足球裁判圈被小团体所把持。以孙葆洁为例,大家都知道他业务能力高,人也正直清廉,但在以前的评议组中,他却一直靠边站,这种现象正常吗?足协为什么要聘请刘虎?还不是指望他这个外来的和尚能够打破这种小团体对中国裁判界的垄断。”

资深裁判专家淦耀则认为,刘虎的改革是积极的,但也损害到了一些人的利益,这也是他屡遭炮轰的原因,“应该说,刘虎在裁判业务上可能并不是特别出色,但是他的到来还是带来了很多新气象。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话,就会发现不少年轻裁判获得了锻炼的机会,比如说马宁,而一些所谓的资深裁判的执法场次则出现了锐减,这对于中国足球裁判队伍的培养和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刘虎风波”背后———

戴着镣铐跳舞的

中国裁判

对于刘虎风波中究竟谁是谁非,目前还无法得出结论。但在这场纷争的背后,如今的中国裁判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成都商报记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多名现役以及前国际级裁判员的采访,试图为球迷们呈现目前中国足球裁判的生存状况。

委屈:收入不高,工作家庭受影响

在中国,由于足球裁判并非职业,长期在外吹比赛,对他们的本职工作也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据中国足协裁委会评议组成员、前国际级裁判杨志强介绍,目前中超和中甲的大部分裁判员均为大学老师,在平时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执法比赛其实都算业余行为。每次到外地执法比赛,至少要耽搁3-4天时间,如果到国外执法,那至少要缺课1-2周。“很多在学校工作的裁判,基本上不要指望能提高职称,在其他单位工作的,考评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在外界看来,中国足球裁判员的收入都应该很高,事实上在前几年万达赞助中超时的确如此,当值主裁吹一场劳务费是1万元,边裁执法一场能拿到5000元。在万达集团合同到期后,裁判执法费有所降低,主裁判执法一场的劳务费5000元,助理裁判员、第四官员的单场执法薪酬只有3000元,加上年底所谓的“金哨”、“银哨”、“铜哨”(奖金分别为20万元、12万元、8万元)以及优秀裁判奖金,赛季下来,主力裁判们都有十万以上进账。至于普通裁判员,按照一位不愿具名的现役国际级裁判给成都商报记者算的一笔账,:“以中超为例,一个赛季下来,一名裁判基本也就执法10场左右的比赛,薪酬也就5万上下。”此外,还因经常在异地奔波而无法照顾家庭,有些裁判的家庭都差点破裂。

尴尬:水平在提高,错误仍不断

对于大多数中国足球人来说,随着中央深改小组发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国足球进入了最好的时代。一位不愿具名的现役国际级裁判却说:“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是最艰难、压力最大的时代了。”他强调自己的抱怨并非无病呻吟,“你想想,申花与上港那一场比赛,马宁出示的3张红牌9张黄牌,有哪一张是出错了的?在那样的环境下,能做到全场比赛几乎没有明显的失误,已是非常不容易了。但就是这样,在场上他被球员围攻,下来后还要忍受一些媒体和球迷的炮轰。”

杨志强认为,“各家俱乐部投入加大了,自然想马上见到成绩。只要裁判的判罚不利于自己,那么就是黑哨昏哨。试想一下,在欧美顶级职业联赛,球员敢动不动就质疑裁判甚至围攻裁判吗?而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屡屡出现,但足协却没有给予足够严厉的处罚,即使有相关规定,可能也时常不会照本执行,这就变相纵容了球员的恶习。”

中国裁判员的业务能力到底如何?一位不愿具名的现役国际级裁判说:“我不能说中国裁判员水平有多高,但绝对是和目前中国足球水平相符合的。而且我们这些裁判真的很努力,我和很多同行,每周至少要在健身房里泡12个小时,让体能状况保持最佳。国际足联的条例大纲,也随时要翻看学习,周末还经常要参加一些学习班,以便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相关规则的变化。”

即使中国裁判员这样努力,但具体表现在联赛和足协杯中,依然是错误不断,在上周进行的足协杯中,恒大与新疆队,国安与深圳队这两场比赛,当值裁判员均出现了影响比赛结果的误判,遭到了外界的一致炮轰。对此,一名圈内人认为,跟目前执法的裁判员们普遍较年轻、经验少有关,“但不能就因噎废食,如果不给他们更多的机会,那么中国裁判员的整体水平将越来越低。”

刘虎其人

据中国足协官网显示:1961年出生在青海省西宁市,1981年考入青海师范大学体育系足球专业,1990年参加了昆明海埂基地全国高级裁判员培训班,1992年成为国家级裁判,赴加拿大后于1997年成为加拿大国家级足球裁判,执法过北美大联盟、美国杯比赛。2001年成为加拿大足协注册的国际级足球裁判,2011年开始担任加拿大足协裁判办公室主任,2014年12月30日担任中国足协裁判办公室主任。

上任后,刘虎进行了多项改革,具体措施主要有:1、评议组由11人缩减为7人,让资深裁判孙葆洁负责牵头。2、建立各级别裁判长远规划,出台全国统一教材。3、不主张请外籍裁判员,重用本土年轻裁判员。4、退休裁判可以继续执法,女裁判可执法男足职业联赛。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