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股IPO >

“羽林争霸”走进西安 成就校园“同门之谊”佳话

2015-06-07 13:00: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安6月7日电 题:“羽林争霸”走进西安:成就校园“同门之谊”佳话

作者 李大龙

作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羽毛球业余赛事,每年的“羽林争霸”都是羽毛球爱好者的一场盛会,在成千上万的队伍中,大部分球队是由同一个俱乐部打球的球友组成的。不过,在“羽林争霸”2015红牛城市羽毛球赛西北赛区的14支队伍中,来自陕西理工学院的陕理工一队的成员并不在此列。他们没有赞助,也没有骄人的战绩,多数人是自费从五湖四海赶来参加比赛,他们有的是一种“同门之谊”,他们就是已经从陕西理工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的学生。

即使工作后分散于不同城市,他们也没有因此而跟随当地的球友或者同事组队参赛,而是从城市赛时就选择了返回汉中,回到母校和老师、校友重聚。这支由毕业于不同年份的师兄师姐以及在校生组成的队伍绝对是场上最有凝聚力的。不管球队中到底谁在场上拼杀,其他人都会在场下全力加油。而且,他们互相间的助阵方式也不是靠大喊,而是几个默契的眼神。

“我们已经一起打了好几年球了,最开始练球的时候我上大三,他上大二。”出战混双的徐群说,她说的“他”指的是搭档高晶明。他们在2007年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现在也有8年了。尽管后来一个留在西安一个去了葫芦岛,可是这两年只要有“羽林争霸”的比赛,高晶明都会从辽宁赶回来,和师姐一起配对混双。

实际上,陕西理工学院并不是一所专业的体育学校,尽管他们从2004年起设立了运动训练专业,可是根据小球教研室主任雷宗怡老师介绍,这十几年来以羽毛球特长生身份来报考的也就只有三四个人。为了能够让学校的羽毛球发展起来,学校会从其他项目中挑选有潜质的学生,让他们来学习羽毛球。

徐群就是成功“转行”的榜样之一。出身田径专业的他,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可协调性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肯定,很多人需要用几天学习的动作,她只要一两个小时就能够掌握要领。于是,在突击训练半个月后,她就从“打野球”变成了代表学校参加汉中市级比赛的运动员了。

练篮球的高晶明也加入到学校羽毛球队的阵容当中。“我在学校的时候一直打篮球,但是大二的时候雷老师发现了我。他说出了我一直以来的问题,那就是作为篮球队员,我的身高可能会制约我继续发展。但是羽毛球不同,尽管当时我连握拍都不会,可他相信经过努力,我一定能够打出名堂。”

随后的日子里,他每天上午都要挥汗如雨。中午12点的时候,校车已经收了,他得从北区坐1个小时公交车去另外一个体育馆,准备下午2点到5点的练习。午饭就在公交车上解决。而有的时候由于时间过于匆忙,他不得不饿着肚子去球馆。

那一年除了球技突飞猛进,高晶明还记得5月12日的汶川地震。由于汉中距离四川非常近,他们的学校也受到了地震的影响。当时学校决定放假,但羽毛球队没有一名成员离开——在没有专业救灾帐篷的情况下,他们就在北区的体育馆外搭起简易帐篷。没有动静的时候就进场训练,有余震就赶快跑出来。“虽然体育馆非常破旧,可是它的质量太过关了。”回想起过去,当时的场面还让他历历在目。“地面会摇晃,空气中会有尘土的气息。但一波一波的余震过去,它还是完好的。”

徐群则回忆说:“当我们走进帐篷的时候,发现所有的被子、球衣、吃的、喝的都被准备好了。在接下来的整整三个月里,我们的环境虽然很苦,可是所有人的心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她和高晶明等队友以及雷宗怡老师和段晓荣老师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情感。如今他们都已经毕业多年,可每年“羽林争霸”比赛的时候他们都会从不同的地方赶来,代表陕西理工学院出战。“我们参加这个比赛,一是因为对学校的感情,二是因为这是我们相聚的日子。”徐群说道,“‘羽林争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大家在毕业后还能回来见见这些已经像家人一样的队友和老师们。”

今年,陪着高晶明一起回来的,还有他的新婚妻子。这不是她第一次看他打球,但却是第一次来到他当年生活和奋斗过的地方为他助阵。“她是我最重要的拉拉队,”高晶明说,“5月份的‘羽林争霸’城市赛在汉中打,我就带着她去了我们学校,还专门去了趟那座建于1954年的老体育馆。”(完)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