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股IPO >

诺诚健华赴港IPO背后 最大的问题是融资能否可持续

2019-10-23 11:12:4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0月17日,诺诚健华的IPO招股书在港交所挂网,由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担任联席保荐人。成为继歌礼制药、华领医药等企业之后,第21家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的创新药企业。

自去年4月港交所发布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新规之后,尽管破发潮屡现,试吃螃蟹者,尤其是创新药企业仍“鱼贯而行”。杭州阿诺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方香生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港股市场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融资能否可持续,而这对于正在开发新药的药企而言,又非常重要。

公开资料显示,诺诚健华是一家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药物研发商,主要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疾病的患者提供检查点抑制剂、抑制调节性T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调控剂等产品,还应用于实体瘤、胃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

诺诚健华也可以说是一家“明星”公司:明星医疗专家施一公,明星基金大佬股东,明星创新药。但众多“明星”因素加持之下,仍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众大佬加持

启信宝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诺诚健华获得1.6亿美元的B轮投资,由正心谷创资本领投,三正健康、益普资本、维梧资本、上海建信资本等跟投。此前,2018年初,其A轮投资由维梧资本领投,建信资本等跟投,金额为5500万美元的融资。

诺诚健华可谓含着“金汤勺”出生,在科研界和投资界都受到大佬们的青睐。

招股书披露,其内部研发能力由全球知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博士及癌症基因组学专家张泽民博士(诺诚健华科学顾问)提供支持。诺诚健华已分别与施一公博士及张泽民博士订立独家战略合作协议。而施一公除了是诺诚健华的联合创始人,还同时为诺诚健华的非执行董事,参与如策略等重大事宜的决策,也是公司的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

华南某生物医药研发部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这是在诸如美国、旧金山湾区非常普遍的事情,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落地,给予回报,但是创新药企业尤其对于早期创新药企业来说,无论是不是知名科学家加持,都难免面临高失败率的挑战。”

除了科研界明星加持,诺诚健华的三股东林利军也为基金业大佬,曾创立汇添富基金并担任总经理10年之久,随后创立了正心谷创新资本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但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其也难逃创新药企业巨额亏损的魔咒。招股书显示,目前诺诚健华的产品尚未获准进行商业销售,尚未从产品销售产生任何收益。自成立以来的各年度内,概未盈利并产生经营亏损,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亏损分别为人民币3.417亿元及为5.54亿元,且截至2018年及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亏损分别为2.794亿元及3.219亿元。

商业化运营层面,根据披露,该公司目前正在广州建造一个占地50,000平方米的生产设施用于商业化大规模生产,年产能为十亿粒药片,预期将于2020年第四季度完工并投入使用。该设施的设计遵守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规定。

尽管创新药投资热一度成为2018年港交所新政以及科创板问世以来的热点,但不可忽视的是,临床药物开发过程漫长、成本高昂,且结果充满不确定性,前期研究和试验的结果未必能预示未来的试验结果。

诺诚健华在募集资金方面,招股书指出正在进行和计划进行奥布替尼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奥布替尼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试验;奥布替尼对于主要适应症的注册文件准备、推出及(待监管部门批准后)商业化。ICP-192及ICP-105正在进行和计划进行的临床试验、准备注册文件及潜在的商业推出(包括销售和营销);用作为管线中的六种IND准备阶段的候选药物的研发以及新候选药物的研发及外部引进提供资金;分配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创新药企赴港热背后

创新药企赴港上市自港交所新规出台以来,给一批投资创新药的投资人带来了“上岸”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市场也残酷地用破发“教育”着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者。

香港交易所2018年4月24日发布IPO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港交所正式公布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总结中称,新上市规则于4月30日生效,正式接纳相关上市申请。

酝酿4年之久,也是近24年以来意义重大的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正式落地。但4月份港交所主板开闸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上市后,抢先试水的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华领医药也都难逃股价破发“魔咒”。歌礼制药在上市首日先升至14.9港元/股,后跌穿招股价至13.66港元/股;百济神州首日开盘下跌至103港元/股;华领医药上市便跌破发行价8.28港元/股。

此前诺思兰德副总经理聂李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赴港上市,还是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已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一方面,好的企业,受到追捧的并不少,但差的、几乎没有成交量的企业也很多。不像在A股市场,一旦上市,并不缺乏成交活跃度。

生物医药企业与生俱来的高风险基因,对于港股的二级市场投资人来说,“慎买”成为不得不关注的重心。

据BIO等机构统计,全球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中,能实现注册上市的比例仅约10%;完成一期临床试验的药物,能实现注册上市的比例约15%。在欧美市场,成功满足病人临床需求的创新药,回报颇丰。数据统计显示,部分新药在上市五年后即可实现高达60亿元至100亿元的年销售额。

回到中国市场,创新药的回报情况也并不乐观。新药在中国上市后五年的平均销售额仅为0.5亿~1.5亿人民币,新药研发经济回报甚至为负。支付与流通环节薄弱导致新药上市后销售额增长缓慢,新药创新的回报机制不足。

就在上月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也对生物医药领域的破发潮做出正面回应。

“去哪里上市,你得自己下决心。我的建议是看历史数据、看知音。如果说,美国市场对你很知音,你可以选择去那边上市;如果你希望建立一个长期的融资板块,一定是在香港;如果只想捞一把的话,就不用考虑上市问题了。生物科技是比较容易产生内幕交易的行业,而很多都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也造成了股价上上下下、大红大紫。之后一旦股价下来,大家又会质疑有老鼠仓,最后会导致市场难有公信力可言。因此港交所也在让大家不断收风险、收风险,也让大家清楚风险的边界。”李小加表示。

在李小加看来,香港市场作为国际市场,跟美国市场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美国市场是属于机构高度发达的市场,是十几个分析员能够基本垄断的市场,但那种垄断是市场垄断行为,不是非法的垄断。而且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律,熟悉市场语言规则逻辑,对市场判断有着一整套的逻辑。但香港市场尚未形成这样环境,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需要三到五年,或者五年到八年时间。

从2017年开始,港股、A股相继对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打开大门,此后关于生物医药企业如何估值、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等有不少讨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赴港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集中出现破发。

生物医药类企业投资周期长,研发投入成本大,风险大,高风险伴随高回报的特性使得其长久以来对资本市场存在极大渴望。对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处于创新研发阶段的企业对资金需求较大,但又无产品上市,多处于非盈利状态。资本市场一旦在政策方面有所松动,降低上市标准,对于那些亟需融资的公司以及渴望退出的投资人来说有着极大吸引力。

“放眼望去对于一些国际大型药企来说,一定程度上通过收购研发型企业而减少自身巨大研发投入也成为一种方式,这也成为生物医药领域投资颇有挑战和魅力的事情所在。”前述华南生物医药研发人员说道。

广证恒生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唐爱金对记者说:“过去制约我国医药行业创新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以药养医的体制导致劣币驱除良币,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二是过去的审评审批监管体制导致我国新药审批时间过长、剩余专利期限过短;三是前些年创新药的赚钱效应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