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保险 >

易俗社复排《双锦衣》首演成功 惠敏莉领衔

2015-06-19 12:30:15 来源:西部新闻网

易俗社社长、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四届梅花奖得主惠敏莉在演出

时隔23年,在陕西省2015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期间,易俗社经典名剧《双锦衣》经过半年的排练打磨,经典曲目《双锦衣》6月15日在易俗大剧院正式首演。每天19时45分在易俗大剧院演出,演出将一直持续到24日结束。

《双锦衣》是由易俗社创始人之一吕南仲以张邦昌偕逆为背景而编写,事见于《宋史纪事本末》。集家事、国事、爱情、爱国反腐倡廉为一体,1920年9月西安易俗社首演,为小生、小旦、小丑、须生、青衣、净等行当唱做并重的优秀剧目。1924年7月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西北大学讲学期间应吕南仲(时任社长)之邀观看了易俗社《双锦衣》等戏,特别是《双锦衣》颇受好评,在离开西安之际,鲁迅先生不仅把讲学的酬劳50大洋捐给了易俗社,还欣然提笔写下了“古调独弹”四个大字,并与十多位教授学者联名制匾赠送给他“很感满意”的易俗社,以示褒扬、规勉。

现任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社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第二十四届梅花奖得主惠敏莉是这次复排《双锦衣》的主演,14日的彩排现场,她在接受西部新闻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之所以在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让《双锦衣》重回舞台,既是为了传承秦腔,也是为了弘扬传统为根、价值为魂的文化传承理念。”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雍涛也表示会一如既往的把中国传统戏曲永远传承和发扬光大。

易俗社在百余年来始终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结合起来,为秦腔乃至中国戏曲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创作演出数百部经典剧目,《三滴血》等剧目历经百年,久演不衰,俨然已成为秦腔的代名词,对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戏曲改良起到了示范作用。提起易俗社,就不得不提到它为中国戏曲舞台所创作的800多部戏曲剧本,在中国仅此一例,这800多部原创的戏曲剧本也预示着它和其他的戏曲班社有着极大的不同,它努力使秦腔成为当时市民阶层的文化,所以避免了剧作中以行当齐全的传统剧目讲故事、铺张扬厉的花脸戏和须生戏,取而代之的双生双旦的故事结构,改用对传奇故事的艺术表现,从而加重秦腔的舞台效果,以达到辅助社会教育的作用。由吕南仲先生担任编剧的《双锦衣》便是这样一出经典之中的经典。《双锦衣》为西部新闻网推荐经典曲目。

秦腔《双锦衣》,1920年元月首演,迄今95年,此次是历经23年之后该剧目的重新复排,也是历史上第8次复排

《双锦衣》的编剧是易俗社老社长吕南仲,浙江绍兴人,清末附生,早年到陕西,虽是南方人,却酷爱秦腔。在易俗社工作近九年,创作出了《双锦衣》《殷桃娘》等多部大戏和《端阳节》《十二金钗》《十二锦屏》等十余出经典折子戏。但创作、首演于1920年的《双锦衣》无疑是其巅峰之作,近百年来,只要这出戏挂牌演出,必然座无虚席。《双锦衣》分前后两本,讲述南宋时洛阳乡臣姜景范长女姜雪春与王善、次女姜琴秋与学生吴给之间由于爱情纠葛所牵扯出的一系列复杂桥段,同时,又将辅佐南宋康王,抵制金兵侵略这样的时代大潮融入其中,把小家的情感纠葛置身于大国的安危之中, 传递出“国安家亦安” 这一理念,这也是易俗社在创办时所提倡的“移风易俗、辅助社会教育”的重要体现,通过舞台演绎为新的理念呐喊,为新的观念呼告。1924年,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西北大学讲学时曾赴易俗社看戏五场,其中恰巧就有《双锦衣》前后本。当看到舞台上古老的秦腔可以针砭时弊,对民众有所启迪,对传统戏曲颇有微词的鲁迅先生发出了难得的赞扬:“西安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而能有这样一个立意提倡社会教育为宗旨的剧社,起移风易俗的作用,实属难能可贵。”离开西安之前,鲁迅题写了“古调独弹”的匾额,称赞易俗社“改良旧戏曲,推陈出新,征歌选舞,写世态,彰前贤,供娱乐以陶情,假移风以易俗”的功绩。1920年《双锦衣》第一次出现在古城西安的秦腔舞台上,但由于剧中人物极为复杂,剧情曲折,并未像《三滴血》这样的剧目持续地在舞台上演出,被观众所熟知,断断续续,演之改之,再复排、再演出,先后在1930年前后、1938年前后、1957年、1960年、1982年、1992年进行了复排和修改,距今最近的一次复排演出是1992年易俗社80周年社庆时候的复排演出,已经过去了23年。23年,对一个人来说可以由童年步入青年,亦可以由中年步入老年,对一出秦腔剧目来说,23年足以使它由舞台经典走进博物馆,永远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易俗人不允许,间隔23年之后的复排,足以用挖掘整理来形容它,对于易俗先贤,对于坊间观众,这无疑是载入史册的一次举动。

近十位秦腔老一辈老艺术家倾情执导,现场剧目教学,口传心授,排练厅、演出后台、单位办公院处处皆排练

“来,刚刚那个趴扑没跌好,再跌一次!”这是笔者在剧社排练场上亲眼看到的一个场景。当天下午,排练场上排的是《双锦衣》当中的《数罗汉》一折,饰演小尼姑的演员按照剧情要跌一跤,但就是这一跤,跌了不下五次,在旁边为她们排戏,亦可称之为“抠戏”的是一群年过古稀的老一辈易俗人。他们的名字,了解秦腔的人不会陌生,王芷华、张咏华、孙莉群、郭葆华、任慧中、张宁中、桑梓……他们曾经都是活跃在秦腔舞台上响当当的人物,都是既叫好又叫座的角儿,而今,虽然卸下了演员的身份,却依然没有离开老本行,搞起了传承。担任此次复排工作的总导演是著名小生演员王芷华。2014年年底,当易俗社的负责同志告诉王芷华老师复排《双锦衣》的消息时,王老师并没有很快的应承下来,高兴之余也产生了诸多疑虑:剧目复排导演工作一人能否胜任?现在的青年演员能否把剧目完整的拿下来?创作于近百年前的剧目能否适合观众的审美需求?经过反复斟酌,王芷华老师最终答应了这次剧目的复排工作。“新瓶装老酒,移步不换形。”这是王芷华从答应下《双锦衣》复排任务伊始就提倡的宗旨。复排前夕,率先成立了导演组。2015年刚过元旦,就开始投入工作。由于剧目经过多次排练演出,舞台版与原剧本出入甚大,已经找不出可以拿来即用的剧本,数位老艺术家守着九十年代录的效果不甚清晰内部视频一句一句手抄唱词,抄下来再反复推敲,不大的办公室里甚至可以听到老艺术家们为了某个字、某个词的争论。从元月份改剧本至排练,老艺术家们进行了多次循环往复的工作:剧本删减、构架,下排练场初排,审看,进行研讨,修改,再一次进行细排。这样已经进行了三次,在传统戏曲日渐衰微的今天,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浮躁和功利,当我们看到真正的艺术品的诞生,我们为之震撼。我们有理由相信,要想诞生真正的精品佳作,这是必由之路。在舞美、服装的呈现上,王芷华老师要求非常严格,为此特意邀请老一辈舞美设计师陶隆担任舞美设计,年轻一辈张朝晖、庞鹏担纲助手,力争使这出近百年的经典既不失传统,又能够体现新的时代印记。正月十五易俗社全体演职人员结束了春节期间的惠民演出,从正月十八开始,全员就进入排练。六七位老师各自负责各自的场次排练,剧社的二楼排练厅,剧场舞台,剧场后台,单位庭院……剧社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排练的场景。七十多岁的老艺术家们亲身示范,打出手、舞剑、走步法、念道白,一天两趟的排练,年轻人有时候甚至觉得困倦,老艺术家们从未有任何怨言。78岁的郭葆华老师由于排练途中坐公交急刹车腰扭了仍然拄着拐杖坚持排练,一幕幕场景让无数的过往者为之感动。易俗社的传承,不仅仅是表演的传承,更有音乐、舞美等一系列舞台呈现的全方位传承。此次复排,老一辈艺术家姜云芳虽然患病在身,却依然每场排练必到,亲自为剧目的音乐把脉,帮扶年轻人进步。年近八旬的老艺术家全巧民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够亲临现场排导,却时刻关注着排练动态;肖派大弟子王荣华虽已退出舞台多年,却依然走进排练场为演员排戏、说戏……一位来自外媒的采访记者惊讶的说,他采访了全国近十家知名演出团体,易俗社的这种氛围,仅此一例。

易俗社演员中坚力量集体亮相该剧目,虚心求教,身体力行,续写古老剧社新百年、新辉煌

“《双锦衣》前后本初演时座客拥挤屡至闭门不纳。”这是有关于《双锦衣》首演之时盛况的文字记载。这种盛况,与演员们在舞台上的精湛表演是离不开的,从早期的刘箴俗、刘迪民、沈和中、路习易、马平民、汤涤俗到八十年代的肖若兰、尹良俗、全巧民、王芷华、张咏华、郭葆华、张锦华、孙莉群、任慧中、桑梓……,他们的演绎给当时的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现如今,我们再次复牌,能否薪火相传,再续辉煌?答案是肯定的。易俗社的戏,不同于一般的“大路子戏”,坊间一直演出的很少,原因很多,但演员问题绝对是一项重要的因素。易俗社的戏大多都是群戏,无论角色大小,均有戏份。代表作《三滴血》,每个人的戏份非常均等,却都极其出彩,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秦腔名流。《翰墨缘》,两个小的不起眼的差役戏份都很足,每次演出都能在关键的时段有亮点。《双锦衣》亦是如此,前后两本仅有名有姓的角色就超过了四十人,加上龙套、配角,演员总数极为庞大。另外,剧目角色设置比人们一般认为易俗社“双生双旦”戏更复杂,双小生、双小旦、双丑角、双须生,每个人的戏份分布依然比较均等,这也就预示着必须是最强劲的阵容才能够展现出剧目所要传递的效果。在普通观众眼中,对《双锦衣》的印象大多源于其中的重点场次《数罗汉》一折,尤其是其中主人公姜琴秋的核心唱段突破了秦腔十字句和七字句唱词格式,唱词是这样:“一个儿、两个儿、三个儿、四个五个六三六一十八尊罗汉。我问你喜的、笑的、怒的、愁的都是为那般。难道说喜我、笑我、怒我、笑我、愁我情根未能断,怎知我心似冰雪寒……”通过这些创新的唱词,促进了秦腔声腔艺术的改革出新,也使人物的内心感情一步步加深。人们常讲,秦腔是粗犷的,但正如西北人的性格,能豪迈到极致那也就一定可以柔美到极致,这出戏的柔美,直捣心灵深处。此次复排,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易俗社社长惠敏莉饰演姜琴秋,每次排练都认真对待,对每一个细节都认真进行雕琢。同时,此次《双锦衣》复排,朱海娥饰演姜雪春、陈超武饰演吴给、李东锋饰演王善、韩利霞饰演施氏、李洪刚饰演蒋有渊、王宏义饰演周济生、尹小莲饰演苏氏、屈鹏饰演姜景范、李卫平饰演蒋成史、田博饰演许本德、张萍饰演香玉……易俗社的所有中坚力量在剧中均有所展现,他们在排练中一丝不苟,积极向前辈艺术家学习,力争将这一近百年的秦腔经典重现在古城西安的舞台上,力争在新的百年伊始就有所作为,这种作为承前人之风骨,启后辈之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双锦衣》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是如此,易俗社的百年更是如此。1920年元月,《双锦衣》的首演在古城西安戏剧界引起了一场轰动,引人入胜,不同凡响。时间走过九十五年,易俗社进入新百年时代,《双锦衣》即将以它全新的容颜屹立在舞台上,正如这座百年剧社在成立之时发出的呼号“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社会教育”,虽过了百年,却愈发地掷地有声。(记者 张龙 张丽 摄影 刘国盛)

热点推荐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