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预测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或环比上升
2019-10-10 10:04:1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多家机构最近发布了对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的预测。大部分机构以及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将在1.4万亿元左右,而对新增社融的预期则出现差别,大致在1.35万亿元至2万亿元之间。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前期多项政策的落地,金融对实体支持力度上升。展望未来,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不变,在强调逆周期调节的同时也会保持定力,不会“大水漫灌”。
机构预测9月新增信贷环比上升
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21万亿元。大部分人士认为,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将环比出现回升。华泰证券李超团队预测,新增人民币贷款估计保持在1.2万亿至1.4万亿元之间。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则表示,按照信贷投放的规律来说,9月的信贷投放量会高于8月,他预计9月新增信贷达1.4万亿元。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也表示,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或达1.4万亿元以上。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9月普遍降准落地和季末效应会带动信贷环比多增。由此估计,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有望达到1.4万亿元,比上月多增2000亿左右,较上年同期也会有小幅多增。
8月新增社融为1.98万亿元。而业内人士对9月新增社融的预期不尽相同,不少人认为9月地方专项债和企业债券净融资额的下降会对社会融资增量形成拖累。兴业研究宏观团队预计,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1.54万亿元,较上月下降约4400亿,9月会呈现新增贷款规模上升但新增社融规模下降的局面。国泰君安也发布报告称,9月新增社融预计维持在1.9万亿元左右,增速小幅放缓。不过,王青表示,9月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融资规模和企业债券融资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信贷或将改善,而且在政策支持小微企业票据融资、以及委托和信托贷款收缩幅度放缓等因素作用下,新增表外融资将转正,估计当月新增社融规模有望达到2.1万亿元,较上月多增约1000亿。赵庆明也预计,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将达到2.2万亿元。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方面,王青表示,在当前信贷整体平稳背景下,9月财政支出力度将会明显加大,对M2增速会有一定支撑作用,但考虑到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估计当月M2增速会达到8.2%,与上月基本持平。赵庆明预计,M2增速将小幅回升至8.3%。申万宏源和民生证券也预计,9月M2增速将回升至8.3%。
金融支持实体力度将进一步提升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诸多金融支持实体政策的落地,9月的信贷数据将在结构上出现一些变化,资金将更为“精准滴灌”,体现出政策引导的意图。
王青表示,当前政策推动金融加大对制造业、民营及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结构性特征明显,难以带来“大水漫灌”效应,因此宏观金融指标会保持基本稳定,政策效应将主要体现在企业中长期信贷规模、普惠金融口径下小微企业信贷增速等结构性指标上。“预计9月以上数据将延续改善局面。”他说。
王一峰也表示,信贷结构会出现积极的改善,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企业贷款增长预计出现回暖。“一是与监管政策引导有关,如监管部门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并将其纳入MPA考核,同时在市场化法制化原则下也加大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力度;二是,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方面开始适度向制造业领域倾斜,不仅安排专项额度用于制造业投放,而且在存量到期贷款回收后,重新分配额度时,也会优先考虑符合国家战略的制造业领域。三是,在基建“补短板”持续推进的情况下,无论是债务置换形成的新增基建领域信贷还是基建托底效应所体现出的信贷增长,都有利于对公、尤其是对公中长期贷款的回暖。”他说,另外,未来政策性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进一步做好经济薄弱领域的信贷支持预计将发挥更大作用。“以上这些信贷结构调整优化,都有利于制造业和基建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企稳,从而对经济形成一定的托底作用。”王一峰说。
国泰君安也发布报告称,从需求端看,9月企业景气度小幅改善,PMI小幅回升0.3个点至49.8%,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回升近1个点至48.1%,其中融资环境指数回升近1.4个点至40.8%。综合看,9月的企业贷款同比增量较8月有望改善。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表示,在政策作用下,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可能也会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王青说,8月新LPR出台后,其中主要针对企业信贷的1年期LPR连续小幅走低,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预计三季度银行一般贷款利率将会加速下行。
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
金融数据等也成为未来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展望未来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在《经济参考报》撰文指出,货币政策空间充分,是否降息仍待观察。他还表示,降准的效果仍待观察,要继续关注三季度的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对抑制短期内经济的急剧下滑有较大作用,但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作用有限。通过货币政策进行逆周期调控也并非没有代价,应尽可能避免过度使用。除了容易导致通胀高企、资产价格承压外,过度依赖货币政策甚至可能阻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这也是多年来我国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根本原因。”盛松成指出。
王青认为,从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来看,更加强调逆周期调节,但新增关于物价的表述,提出要“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由此,四季度货币政策操作基调没有出现显著变化,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并未驱动货币政策明显放松,降息或进一步延后。下一步央行将主要通过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等措施,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小微、民营企业及制造业的支持力度。
他表示,接下来监管层有可能采取以下措施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首先,督促银行加大新发放贷款参考LPR定价比例;其次,通过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手段,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促使其在MLF利率保持不变的背景下调低LPR报价加点;第三,择机下调MLF利率,带动1年期LPR较快下行,而5年期以上LPR则保持稳定,即实施“结构性降息”。
相关阅读
- (2019-10-10)机构预测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或环比上升
- (2019-10-10)齐商银行多事之秋:频接监管罚单内控遭拷问
- (2019-10-09)济南农商行拟定增募资不超14.29亿元
- (2019-10-09)银行网贷存管业务再缩减 收益率跌至近一年新低
- (2019-10-09)国寿财险北京违法遭罚35万 未按规定用经备案的保险费率
- (2019-10-09)中信信托违法遭罚70万 因为银行规避监管提供通道服务
热点推荐
- (2019-10-10)机构预测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或环比上升
- (2019-10-10)齐商银行多事之秋:频接监管罚单内控遭拷问
- (2019-10-10)齐商银行多事之秋:频接监管罚单内控遭拷问
- (2019-10-10)齐商银行多事之秋:频接监管罚单内控遭拷问
- (2019-10-10)净值型理财募集数量同比增9倍 高风险产品占比仍较低
- (2019-10-10)净值型理财募集数量同比增9倍 高风险产品占比仍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