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保险 >

非银支付机构严重过剩 支付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2017-03-14 10:34:4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

一位牌照中介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个互联网支付和预付卡资质的牌照,目前不含备付金的价格为3.5亿元。如果有移动支付资质的话,起步价为5亿元。

“支付的市场份额已经瓜分得差不多了,新进入者基本也没有什么空间。这应该是监管部门意识到问题并对牌照踩刹车的主要原因。”上述市场人士表示。不过,市场上有支付牌照需求的企业屈指可数,当前市场上炒牌照之风盛行,实际上很难进行正常的优胜劣汰。

一家有意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市场上许多支付机构没有自己的支付场景,商务拓展渠道也一般。预计行业会逐步压缩整合到100家左右甚至更少。

技术对支付的影响“难以想象”

对于非银支付机构在发展中累积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上述记者会上表示,对于非银支付这一新兴事物,不是一开始就去束缚其手脚。央行的态度是既要鼓励发展,同时也要防范风险。范一飞表示,央行对于非银支付产业包容其发展,在认清其客观规律后再来加以规范。

近一年来,第三方支付机构管理相关规定密集落地: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禁止支付机构为金融相关机构开立支付账户,对账户分类管理;开展非银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犯罪;要求支付机构对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等。

对于动机不纯的机构,上述规定将挡住其伸向客户备付金的手。

范一飞还披露,市场上大量机构无证从事支付业务。到1月份为止,全国清理出239家非法从事支付业务的机构并对其,进行了整顿、清理,部分已经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周小川表示,人民银行高度鼓励,同时也和各种业界合作,把金融科技的发展搞上去。他特别强调,网络科技、数字货币也包括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会在未来产生一些当前人们不容易完全想象或者预测到的影响。支持支付业把心思都扑在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支付系统的效率、安全和为客户服务上。

支付领域的技术竞赛也正在开启。

继银行卡、网络电子银行之后,当前移动支付领域新技术层出不穷。二维码支付、Apple Pay(苹果支付)以及小米支付(MI Pay)、虹膜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不断推进。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与银联战略合作时表示,支付领域的用户需求和技术都在变化,所以市场格局未定,双方将研究推进下一代的支付产品。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