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保险 >

银行新增信贷投向揭秘:七成投向公司贷款

2017-09-05 13:56:3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

基建猛增拉动对公,票据成鸡肋

在此前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企业风险逐步暴露的情况下,多家银行对公贷款态度谨慎。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2017年上半年新增公司贷款占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的上市银行达22家,其中无锡银行、吴江银行、张家港行、上海银行、农业银行、江苏银行占比均超过100%。

在新增规模上,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突出,分别达7869.47亿和7225.92亿元,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随后,分别为5089.56亿、4833.37亿、1891.67亿元。

公司贷款为何突飞猛进?工行半年报显示,中短期公司类贷款增加3000.93亿元,主要是国内经济出现回暖迹象,生产经营者短期融资需求上升。中长期公司类贷款增加4868.54亿元,主要对接国家重点领域和项目。具体方向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1273.93亿元,主要是上半年公路行业投资快速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增加1273.02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增加1269.04亿元,为支持重大水利环境和市政设施项目建设。

建行基础设施行业贷款新增3277.67亿元,占新增公司贷款比例达67.81%;邮储银行称重点投向电力、交通、城市基础建设等领域;农行则是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信贷支持力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前在新增贷款中占据一席之地的票据贴现业务,在上半年出现大幅下滑。比2016年末余额减少13949.6亿元。记者统计的26家银行中,除交行、中信小幅增长外,24家票据贴现业务出现萎缩。

“现在票据贴现价格都很高,而且监管越来越严,我们都不爱做了。”一位股份行业务人士告诉记者。以前票据业务价格优惠,而且电票贴现不用发票合同可以加速流通。但当前监管加大对贸易背景的审核,时常会核查以前业务的发票有没有注销掉。“我们现在都不敢接陌生客户拿来的票据贴现。”

农行半年报披露,票据业务平均收益率下降47个基点。规模缩减是调整信贷投放结构,压缩票据融资规模,优先保障实体贷款需求。本报记者 王晓 实习生 孙美琦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